消费十强城市,又变了。
吃穿用度、衣食住行,无不关乎消费。
各市上半年经济数据近日出炉,我国社零消费十强榜单也随之更新。
武汉呈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增速高居十强榜首。
西部地区则打开了人们对消费崭新的想象。
重庆反超上海,摘下消费第一城桂冠。成都则连超深圳、广州,晋身全国第四。
长三角依旧暗流涌动。
望着南京后背多年,杭州终于升级为长三角消费第三城。
2025年是关键一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要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如今,谁离第六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近?
[1]武汉增速第一
上半年我国消费十强城市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京、武汉。
以全国平均增速5%为分水岭。
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武汉增速均跑赢全国基本盘。
以最具消费活力的三座城市为线索,我们很容易窥见全国消费十强格局是如何松动的。
武汉一骑绝尘,是十强中唯一增速超过7%的城市,以7.3%的增速高居十强第一。
武汉上半年强大的消费活力,从商超前排起的长队中就足以体现。
5月28日上午,武汉第四家山姆在江岸区开业。10点刚过,这家新店外面就排满了顾客。
很快,店铺工作人员在队伍中竖起“场内人员已满,预计排队3小时”的牌子。
这家新店的到来,也让武汉成为全国山姆门店数量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上海。
▼图/长江日报
以山姆为代表,上半年武汉核心商圈零售市场迅速回暖。
全球性的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于近日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武汉的核心商圈整体空置率已经下降了0.5到15.1个百分点。
下半年,武汉零售市场还将迎来33.3万平方米的优质零售空间。
武汉人对新商超的期待,在几天前又一次得到了满足。
7月29日,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WS江豚会员店开业迎客。
作为武商旗下首家会员制商店,WS江豚会员店开业当天也排起了长队。
而武汉集团透露,第二家会员店也已经进入了筹备阶段,计划年内开业。
▼7月27日,武汉首家武商会员制超市——WS江豚会员店开启试营业。图/视觉中国
无论是人满为患的新山姆和WS江豚会员店,还是去年的“顶流”武汉SKP,都是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落子。
按照2022年发布的《武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到今年,武汉将培育形成2至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商圈、10个以上知名夜间消费集聚区。
武汉2023年发布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再度强调,要构建多元包容消费空间,形成一批国际一流商圈。
不过,这份意见同样提到,武汉今年的目标是社零总额突破9000亿元。
上半年,武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97亿元。
要实现9000亿的目标,还有赖下半年的发力。
[2]成都超广深,重庆拿下消费第一城
成都的社零增速居十强城市第二位,为6.1%。
以成都和重庆为代表,西部地区的消费潜力在今年上半年迎来大爆发。
先是重庆打破上海蝉联7年消费第一城的记录。
上半年,重庆和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总额”)分别为8300.37亿元、8260.41亿元。
凭借40亿元的优势,重庆成为新的消费第一城。
成都也势如破竹。
今年上半年,成都社零总额为5622.3亿元,不仅一口气超过深圳,且以11.08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广州,成为我国的消费第四城。
西部“双城”具备极大的人口基本盘。
2024年,重庆、成都常住人口分别达到了3190.47万人、2147.4万人,分列全国第一、第四。
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
当地媒体统计,川渝两地2024年一年净流入人口接近30万,且年轻人口流入率高。
川渝人多了的同时,大家手里的钱也变多了。
2025年,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81元,是2015年的近两倍。
四川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77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2元,是2015年的2.15倍。
▼5月20日,成都新津第七届荷花季启幕。图/视觉中国
有了人、有了钱,也要有花钱的动力。
今年以来,消费政策持续加码,3C数码类产品第一次被纳入“国补”政策范围。
重庆和成都的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也水涨船高。
据统计,这三类器材合计拉动重庆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
成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4.5%
上海和广州消费的相对乏力,多源于汽车。
作为大宗消费品,汽车对消费的贡献极高。
汽车是除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餐饮品类外,上海上半年消费中占比最高的类型,为9%。
广州1-5月消费品中,汽车类的占比也达到了8.77%,是占比最高的消费品类。
▼4月26日,2025上海汽车展会现场,部分车企开启直播卖车模式。图/视觉中国
但两座城市的汽车销售总额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上海汽车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3.7个百分点,广州1-5月汽车零售总额则较去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
这直接拖累了上半年的整体消费。
[3]杭州进位,苏州“危险”
增速紧随成都之后的是杭州。
2025年上半年,杭州社零增速为6%,居十强城市第三位。
同时,杭州也是十强中上半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量最高的城市,高达861亿元。
▼7月10日,2025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在杭州启幕。图/视觉中国
高增速和高增量的双重“buff”,让杭州直接跃升为长三角消费第三城,仅次于上海、杭州。
是的,杭州超过了南京。
上半年,杭州、南京分别实现社零总额4585亿元、4384.22亿元。
杭州,已经望着南京的后背多年。
但在近几年,两者的距离不断缩短。
2021年上半年,南京社零总额领先杭州875.44亿元。
两年后,差距缩小到632.5亿元。
又过了两年。
今年的杭州,以领先超200亿元的优势,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反超。
与此同时,杭州就快要摸到苏州的后背了。
今年上半年,苏州完成社零总额4635亿元,仅领先杭州50亿元。
晋级全国消费第八城后,又迅速靠近第七城,杭州凭的是什么?
最明显的动力仍是消费政策。
上半年,杭州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7.5%和40.9%,是增速最快的两个品类。
别的城市刚把补贴范围扩大到“3C”数码用品时,杭州已经把宠物烘干机、养生壶、面包机也纳入了补贴的行列。
▼5月2日,杭州市上城区河坊街一家文创集合店内,游客在选购“杭州西湖”文创产品。图/视觉中国
而更大宗消费的汽车,杭州也表现不俗。
据统计,上半年杭州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0.5%,仅仅蔚来一个品牌,在杭州地区的销量就环比增长了44%。
当“杭州赚钱不在杭州花”成为过去时,杭州又有了新的“花钱”目标。
今年1月,杭州发布了《杭州市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消费规模实现新突破”被放在了六大工作目标的第一位。
杭州的具体目标是,到2027年,全市社零总额力争突破9000亿元,增速与GDP增速保持同步。
现在,杭州已经爬到了山腰。
文/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