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已经相当明显!
根据Wind数据,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旗下产品为持有人创造净利润超过3800亿。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已经逐渐成为了赚钱的主力。
作为老牌基金公司,南方基金二季度表现不俗,旗下基金为持有人总共赚了195.08亿元,成为这波反弹中赚钱能力领先的基金公司之一。
这说明什么?
底部布局的资金已经率先享受到了市场的馈赠。
A股走出底部之后,主动型选手的Alpha优势越来越明显,投研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团队的战斗值也会更高,今天我们就以南方基金为例,结合二季报,看看他们都提前做了哪些布局?
01
主动权益逆势出击,投研融合优势凸显
在银河证券最新公布的2025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单中,南方基金的主动权益选手频频突围,在近1年、近3年、近5年的业绩维度上表现都相当出色。
比如,在这波行情中,南方港股创新视野、南方瑞合三年一路领跑,近1年回报分别达到51.26%和46.90%,在同类排名中分别位列第6(6/41)、第7(7/220),在这波冲击3600点的行情中,展现出了主动权益投资的实力。
不仅近1年业绩领先,基金的长期业绩也非常能打。
以这两只产品为例,成立于2018年9月6日的南方瑞合三年,在历经7年多的牛熊周期之后,产品年化回报达到14.18%,长期回报相当抢眼,在近3年的维度上,南方瑞合三年在同类产品中更是位列第1(1/209)。(数据来源、排名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0630)
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的南方港股创新视野,运作3年多以来已经录得了47.96%的回报,年化回报达到11.82%,近3年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1/35)。(数据来源、排名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0630)
基金经理史博是国内“初代基金经理”、资深投资人。1998年入行,拥有17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是仍然奋战在投资一线的基金经理中资历最深的一位,在管基金规模超过百亿。
经历过多重牛熊市场的考验,史博在投资上尤其重视价值与成长的相对平衡,对新兴行业和新的投资趋势也有较高的敏感性,投资组合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新迭代。
表:南方瑞合三年2025Q2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基金季报
以南方瑞合三年为例,基金在去年二季度就开始逆势加仓,并且开始超配估值优势更加明显的港股,重仓了港股的新消费、科技和创新药公司,随着“924”以来市场反弹启动,基金净值也一路领跑。
在今年二季度,基金持续优化持仓结构,增加了一些互联网细分子行业的长期配置,也增配了一些响应国家号召反内卷的行业。同时,增加了高分红资产的仓位。
史博对新消费的敏锐布局,离不开南方基金投研团队在消费领域的研究实力。
据了解,南方主动权益团队近年来持续探索更加高效的投研管理与交流模式,持续丰富投研交流机制。
例如,增设投研联合研究机制,鼓励基金经理与研究员深度合作、共同输出投资建议;推出联合精品调研、基金经理座谈会等项目,推动投研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向投资业绩的高效转化。
南方基金消费研究小组正是充分受益于这一机制,不仅为团队输出了优质的研究成果,同时,公司旗下消费行业基金也这波行情中走出了漂亮的业绩曲线,将研究成果切切实实地转化为业绩。
南方新兴消费近1年净值增长率达到31.64%,在银河证券公布的同类排名中位列第4(4/38)。
表:南方新兴消费2025Q2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基金季报
2025年二季报显示,基金46%的仓位配置在港股上,超配了港股互联网、新消费、家电、汽车等行业,精准地把握住了这波新消费行情,基金表现也在一众消费行业基金中脱颖而出。
基金经理郑诗韵是麻省理工学院海归经济学硕士,2015年入行,有6年左右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同时也是南方基金权益研究部负责人。
过去5年,消费行业经历传统消费与新消费的切换,曾任南方基金消费研究组组长的她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一时代变化趋势,一方面加深对传统消费的挖掘,另一方面也加快对新消费领域的研究,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以南方新兴消费为例,作为一只消费行业基金,持仓布局中以传统消费为主、新兴消费为辅,根据基本面及估值变化对消费细分领域的配置进行调整,以此捕捉消费领域内部的结构性机会。
南方基金在消费投研领域一直实力不俗。
作为一只成立了12年的消费行业基金,南方新兴消费在过去几轮消费行业的更迭中都展现出了优秀的选股能力,在天相投顾公布的公募基金十年期业绩榜单中,南方新兴消费A就以102%的回报率在同类产品中位列前茅(21/117)。(排名来源:天相投顾,截至20250630)
02
港股战将:他们的背景真的很“港”
在这波中国资产全面重估的行情中,港股的表现可以说一马当先。
南方基金位居深圳,毗邻香港,是国内首批进行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早在2008年就在香港成立控股子公司,海外权益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名校,对港股布局早、研究深,投研团队整体“港味”更浓,这也让旗下基金在这波港股行情中赢得先机。
南方基金的港股团队几乎是业内最早重仓泡泡玛特的基金团队。
以南方香港优选为例,2025年基金二季报显示,该基金已经连续重仓泡泡玛特10个季度,可以说全程见证了这只大牛股从底部到巅峰的过程,前十大重仓股中还有老铺黄金等大牛股,都是在底部精准出手,成功收获了股价上涨的大波段。
表:南方香港优选2025Q2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基金季报
南方香港优选也是近1年的冠军基。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近1年累计回报达到66.77%,同类排名第1(1/74)。
基金经理熊潇雅管理的另外一只港股QDII南方香港成长同样表现不俗,近1年累计回报达到64.80%,同类排名第4(4/55)。
对于创新药赛道,南方基金港股团队也率先进行了布局。
其中,南方港股医药近1年累计回报达到64.10%,在银河证券公布的同类排名中位列第5(5/55),在这波港股创新药行情中展现出了主动选股的优势。
跟很多赛道基金经理不同,基金经理叶震南看重基金的持有体验,投资中较为重视回撤控制,会结合风险溢价这一指标,以及一些风格成交占比、波动率的统计,对整体市场距离极值的情况做出大致判断。
在当前创新药赛道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南方港股医药相对均衡的配置策略以及重视选股的策略,可能更适合当前想参与创新药机会的普通投资者。
03
FOF也突围:资产配置能手赢在长期
市场越是上涨,我们在投资中越要重视资产配置的力量,这里面,南方基金的FOF团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投资范本。
银河证券的数据显示,南方浩稳优选(FOF)A近1年同类排名第1(1/75),基金自2023年5月6日成立以来,经历了市场整体较大波动之后,仍然录得了11.60%的正收益,年化回报达到5.23%,凸显了资产配置穿越牛熊的力量。
南方基金FOF团队根植于混合资产投研体系,充分继承南方基金在避险策略基金和年金投资等多资产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在投资中以策略为核心,根据不同的风险收益频谱、不同的投资需求场景,对策略进行差异化的研发,对有长钱配置需求的普通人来说更加友好。
基金经理黄俊被称为南方FOF团队的“三剑客”之一,另外2位基金经理是李文良、鲁炳良,长期业绩同样可圈可点。
作为一名均衡配置型的FOF基金经理,黄俊的能力圈相当广泛,既擅长通过宏观周期、估值、市场情绪等层面进行资产配置,同时也具备股票投研实力,对底层资产的认识更具穿透力。
在二季度权益资产的持续上升期,南方浩稳优选(FOF)A由于保持住了较高的配置比例,有效抓住了市场反弹的红利。
04
固收打底:担心风浪大,记得关注这个工具
说到资产配置,当然不能忽视固收。
南方基金是国内首家成立专门的固定收益投资部门的基金管理公司,凭借强大的固定收益研究实力,旗下公募、专户、社保、年金等各类债券产品长期运作稳健。
在天相投顾公布的三年、五年、十年期公募基金榜单中,南方基金旗下多只固收、偏债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排名靠前。
比如南方昌元可转债A,近5年年化回报达到8.09%,同类排名第一(1/61)。
南方金利定开债券A更是十年期纯债产品中的佼佼者,近10年年化回报达到5.65%,同样是同类中的冠军基(1/198)。
“固收+”产品中,南方誉盈、南方誉稳一直以来表现都相当稳健,其中南方誉盈A近三年年化回报达到4.7%,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4%(39/951),基金自2022年5月6日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年度都录得正收益。
基金经理刘树坤、刘益成分管固收和权益,在充分借助南方基金固收平台的投研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权益仓位,今年以来对港股的超配也让基金赚取了更多的超额收益,可以说攻守有度,对于风险偏好不高的资金来说,其也是一款能参与权益回暖机会的资产配置工具。
05
结语:投研实力铸就突围底气
中国资产这波大爆发并非一日之功。
在复盘这些率先突围的主动型基金时,我们发现,长期深耕资本市场铸就的投研实力就是最大的底气。
早在市场“悲观”之际,南方基金的主动投资团队就已经提前看到了价格洼地带来的投资机会,逆势出击、顺应时代趋势布局、发挥主动管理的配置优势,终于在市场回暖之后,率先赢得市场的第一波馈赠。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