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稳定币:全球金融新战场的混沌与机遇
创始人
2025-07-27 19:19:16
0

最近,私信中“稳定币”成为热议焦点。2025年,稳定币立法浪潮席卷全球: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GENIUS Act)关键投票;

次日,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欧盟、英国、新加坡、韩国等接连推出监管草案;

6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首次公开讨论稳定币。

7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即《天才法案》,这意味着历史上首次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联邦立法正式生效。

市场端,Circle上市仅一月股价暴涨750%,市值突破200亿美元;特朗普家族公司发行稳定币USD1,规模激增至22亿美元;PayPal、Stripe、摩根大通、花旗、高盛、京东、蚂蚁、小米等巨头纷纷入局。

稳定币真如一些人认为的“炒作”或“阴谋”?还是金融未来的关键?

可这么多国家地区的政府、这么多主流大公司全都冲进来了,不可能都是为了圈钱,或者明知道是圈套还都往里冲啊。

为什么突然间大家都冲进来了?稳定币就是金融市场的未来吗?

接下来咏琪帮你看懂稳定币市场: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与比特币、以太坊不同,其价值与美元等资产1:1挂钩,旨在减少波动。目前,私人公司主导发行,市值最大的是Tether的USDT(占60%市场份额),其次是Circle的USDC(24%)。

以USDT为例,用户支付1美元,Tether在区块链上发行1个USDT,承诺可随时1:1赎回。其机制类似美联储早期金本位:2025年一季度,Tether发行1436.8亿USDT,储备资产1492.7亿美元,超56亿美元,保障兑付。

去中心化稳定币(如DAI)或算法稳定币(如TerraUSD曾尝试)存在,但规模较小(DAI流通量约60亿美元)。主流稳定币依赖公司担保模式,讽刺的是,这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以下简称“FSB”)认为,稳定币是“旨在通过指定资产、一组资产或一篮子资产来维持稳定价值的加密资产”。欧洲央行的加密资产工作组也在其报告中将稳定币描述为一种数字价值单位,它依赖于稳定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价格波动,使其价值相对稳定地与特定货币或一组货币挂钩。

这表明,稳定币通常被视为非政府实体发行的一种加密资产,其稳定性依赖于与一定量资产的锚定。

稳定币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以法币为抵押的稳定币、以商品为抵押的稳定币、以加密货币为抵押的稳定币和弹性供应稳定币。目前,市场上有抵押的稳定币(以法币、黄金或加密货币为抵押)比通过算法或智能合约调整供应量的稳定币的价格要相对稳定,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稳定币的特点?

稳定币与法币挂钩,币值稳定,比比特币等币值波动的数字货币更适用于交易。稳定币仅保留数字货币的交易便捷性,分离了价值波动性,相比于缺少抵押物、纯粹依靠共识定价的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更适合作为货币用于交易。

那为什么很多人非常看重稳定币,觉得它很重要呢?

主要是它不光可以在加密世界当货币,似乎如果应用在实体经济活动的交易里,好像也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就是便捷

这个相对于跨境汇款尤为明显。对比传统通过银行的跨境汇款,平均手续费超过了5%,还可能要好几天;

但稳定币,因为都在区块链上,没有跨境、没有汇率转换、没有银行对接、没有SWIFT,分分钟到账,而且手续费也要低很多。

同时它还私密。又弥补了比特币最大的短板,它还稳定

稳定币的应用现状

黑市与洗钱:稳定币因私密性和稳定性,成为黑市首选。Chainalysis 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加密洗钱总额2330亿美元,其中稳定币相关占比约25%(约582.5亿美元),高于比特币的15%。

跨境支付:2025年,稳定币跨境支付月均6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球200万亿年跨境支付量的0.36%,潜力巨大。亚马逊、沃尔玛、京东等巨头布局,2024年京东通过香港试点港元稳定币交易量达5亿美元。

高通胀国家:阿根廷、尼日利亚、土耳其等国货币贬值严重,2024年通胀率分别为50%、28%、75%。2025年,稳定币在这些国家交易量激增,尼日利亚USDT使用量月均10亿美元,占其GDP的1.5%。巴西将稳定币接入官方支付系统PIX,2025年试点交易量达2亿美元。

交易量领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2500亿美元,5年增长20倍,2024年交易量27.6万亿美元,超比特币19万亿和Visa(14.1万亿)+Mastercard(7.7万亿)总和,凸显其货币属性。

香港稳定币市场,中美金融竞赛的试验田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2463.82亿美元,USDT和USDC合计占比86.6%,在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和跨境支付中处于主导地位。整体来看,近年来全球稳定币市场持续扩张,市值从2023年的1384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初的2463.82亿美元,年增幅超过33.42%。随着各国及地区监管政策逐步明晰,合规化浪潮推动市场规模不断上升,行业整体交易活跃度和应用深度持续提升。

美元地位正随稳定币进一步巩固。全球超95%的稳定币锚定美元,已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离岸结算和数字资产交易。由于方便当地使用美元,美元稳定币渗透率不断提升。例如,东南亚、非洲等地的中小企业常通过USDT进行跨境汇款,绕过银行和SWIFT系统。2024年阿根廷稳定币交易占当地加密市场61.8%,USDT成为居民对冲通胀、保值资金的重要渠道。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58%,而在稳定币市场占比近100%。因此稳定币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渗透,提升了美元在当地的影响力。

稳定币合规加速落地:2025年6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在宪报发布公告,指定2025年8月1日为《稳定币条例》的正式生效日期,成为全球首个实施法币稳定币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仅两周后,美国参议院以66票赞成、3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GENIUS法案》的程序性投票。

美国将稳定币视作巩固美元地位的重要手段: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白宫首次数字资产峰会上表示,美国“将保持美元作为世界主导储备货币的地位”,并且“将利用稳定币来实现这一目标”。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58%,但在稳定币市场占比近100%,东南亚、非洲等地的中小企业常通过USDT进行跨境汇款,绕过银行和SWIFT系统,这种“非正式美元化”加速了美元在发展中国家的渗透。

香港《稳定币条例》激活离岸人民币生态:《稳定币条例》为多币种稳定币留出了空间,这为CNH(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铺平了道路。

为什么美国这么积极推进稳定币?

稳定币立法最近在美国明显提速,从财政部到国会,甚至总统本人都频频释放信号。那问题来了:美国为什么突然这么积极地推动稳定币?

第一:稳住美元霸权地位——这是最核心的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今年3月就明确表示:“我们将利用稳定币来维护美元的主导地位。”

这是为什么?因为越来越多国家在“去美元化”,从贸易结算、能源交易到外汇储备,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正受到挑战。

而稳定币,虽然理论上可以挂钩任何资产(如欧元、黄金、人民币),但现实是:市场上99%的稳定币都是“美元稳定币”,比如 USDT 和 USDC。

它们虽然运行在区块链上,但背后都绑定美元、抵押美元、锚定美元汇率——说白了,就是数字世界的“电子美元”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如果尼日利亚、土耳其、阿根廷等国都用美元稳定币交易,那它们其实就在用美元结算,变相实现了数字美元化。”

第二:稳定币=新型美债买家——稳定币能带来对美债的新增需求

稳定币背后需要有“储备资产”,而当前这些储备有超过60%是短期美债。

比如 Tether(USDT)光在2024年就净买了331亿美元的美债,一跃成为全球第七大美债买家

美国财政部预测:“如果稳定币规模在几年内增长8倍,那它对短期美债的年需求将超过1万亿美元。

第三:掌控加密世界话语权——争夺未来金融话语权。

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大多是观望甚至压制的态度。

但到了今天,连监管机构也不得不承认:

“加密世界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平行金融体系。”

这就是“战略收编”——别让这个新金融世界被别人抢跑了。

你看,包括欧洲(MiCA)、中国香港、新加坡、阿联酋,几乎都在推进稳定币立法;Circle 甚至已经去纳斯达克敲钟了。

美国不能再拖了!不是要争“第一个立法”,而是不能在这个新战场掉队。

全球稳定币合规化加速:

稳定币已不仅是加密世界的支付工具,而是成为跨境结算、企业财资管理、数字资产托管的重要桥梁。各国政府出于金融稳定、货币主权、反洗钱等目的,纷纷出手推动合规进程。

立法快速推进:美国 GENIUS Act、STABLE Act 立法落地;香港新法通过;欧盟 MiCA 执法初显成果。

监管严格具体:明确储备要求、许可证、审计、披露机制,拦截算法稳定币,强化 AML/CFT。

机构入场意愿增强:银行、电信、科技、企业等合作发行机构稳定币;Circle、Ant、JD、Standard Chartered 积极进军。

国际标准趋同对接化:各国在合作或相互借鉴法规框架,如 UK 与美合作、香港与新加坡竞合、G20 与 BIS 探讨准则。

RWA将现实资产所有权/收益权上链

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中的资产(如房地产、黄金、石油、知识产权、碳信用、股票、债券等)转化为链上数字代币,用于交易或抵押,代表对应资产的所有权或收益权,相当于实现了链上的“金融证券化”。

截至2025年6月,RWA赛道的市场规模已攀升至244亿美元,较去年增长约85%。核心推动力包括区块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者对资产多样化与高流动性投资渠道的需求持续增加,以及黑石、瑞银、富兰克林邓普顿等传统金融巨头的积极入场和创新探索。

RWA+稳定币:连接现实世界和加密世界

稳定币把链上的世界和链下的货币体系连接在一起,作为流动性和支付清算工具,为RWA交易场景提供了合规与价值锚定,从而推动资金在链上形成高效流转,助力现实资产数字化和证券化落地。

稳定币为RWA提供了交易媒介、流动性工具和收益载体,而RWA则为稳定币扩展了底层资产类别和真实应用场景,形成了可持续的闭环生态。

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多企业和项目通过稳定币+RWA组合。

算力RWA:下一个理想锚点,稳定币发展的加速器

算力RWA是RWA的新型扩展形态,将真实世界中的算力资源,通过区块链确权、拆分映射到链上,形成可交易、可金融化的数字资产。

算力RWA的出现将算力、DeFi和稳定币连接在一起,释放算力资产的全球流动性与金融潜力。

算力RWA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与技术可行性:一方面,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持续增长,全球算力供需紧张,高性能算力资源(如GPU、IDC)长期租赁需求旺盛,凸显算力资产上链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算力租赁具备可量化、可追溯的稳定现金流,符合RWA“可拆分、可转让、可抵押”的特性,满足投资者对低风险收益型资产的配置需求。

稳定币作为支付、结算、质押与收益分配的核心载体,为算力RWA的交易流转提供流动性和合规保障,是链接算力资产与链上金融的桥梁。最终形成“算力资产—RWA—稳定币”相互促进的闭环生态。

稳定币引发国家货币博弈、传统金融与加密体系碰撞、私营与监管机构角力、稳定与创新冲突。尽管风险如洗钱、诈骗频发(2024年损失50亿美元),各国拥抱其潜力。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或达3000亿美元,Web3世界形态待解。你是观望,还是已准备好迎接这场变革?

稳定币不再是一个“币圈专属”的概念,它正迅速演化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一环。从美元霸权的数字延伸,到跨境支付的新桥梁,再到现实资产上链的价值中枢,稳定币正在连接链上与链下、传统与未来、美元与全球。

稳定币没那么简单,它其实引发了很多重的冲撞:

  • 引发了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冲撞;
  • 引发了传统金融体系和加密交易体系的冲撞;
  • 引发了私营公司和官方监管机构、中央银行的冲撞;
  • 引发了稳定和创新之间的冲撞。

这种革新虽然风险很大,但各国能这么积极去拥抱,其实我个人还是挺兴奋的,挺想看看这个所谓的Web3世界,能发展出怎么个形态来颠覆一下你、我的认知。

随着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立法落地,巨头公司纷纷入场,稳定币的全球合规化浪潮已经启动。而背后的本质,是新一轮货币、资产与权力的重塑。

它不只是支付工具,它是全球金融格局再平衡的杠杆。

下一步,是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拥抱这场变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
突发,美国要掐死中国28nm以... 美国搬出了《1974年贸易法》的 “301条款” (贸易战的经典工具),指控中国通过“非市场手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