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亿!上海最大融资催生超级独角兽!
创始人
2025-07-24 14:48:08
0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其震撼之处不仅在于这家公司所承载的“人造太阳”伟大使命,更在于背后7家实力雄厚的投资方联合注资114.92亿元,一举刷新上海年度融资纪录,催生了又一家估值超百亿的超级独角兽。

当日的挂牌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中核集团董事长申彦锋共同为公司揭牌,这一高规格的阵容,彰显出聚变公司项目对于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关键意义,也凸显了上海在未来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01

115亿融资刷新上海创投纪录

回溯聚变公司的发展历程,其前身是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2023年,在国家对未来产业战略布局的宏大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启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被推向前台,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顺势转型重组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成立当年,公司就迅速发布首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在等离子体控制、超导材料等核心领域全力攻坚,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与科研实力。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核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以40.29亿元出资牢牢占据聚变公司的控股地位,持股比例达50.35%,稳坐中军帐,引领聚变能源研发与产业化的航向;中国石油昆仑资本则以30.06亿元的豪掷,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0%,彰显出石油巨头对未来能源赛道的坚定看好与深度布局;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企业也纷纷慷慨解囊,分别以10亿、7.51亿元等金额入股,与其他股东一起,共同编织起一张涵盖央企、地方国企、产业资本的紧密资本网络,为聚变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多元且坚实的资金与资源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投资阵容呈现出鲜明的“国家队+产业资本”协同特征。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起,总规模高达885亿元,长期聚焦清洁能源领域投资,为聚变公司带来了国家级的战略资源与政策支持。

上海聚变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与上海电气、申能集团等本地巨头联合组建,作为上海市布局未来能源的核心资本平台,深度融合了地方产业优势与资本力量,为聚变公司在上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这种多元资本的汇聚,不仅为聚变公司注入了充足的资金血液,更整合了各方在政策、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聚变能商业化搭建起全方位的支撑体系。

未来,中国聚变公司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

02

“人造太阳”项目启航

作为国内“人造太阳”实施主体的聚变公司,通过公司的正式落地,也让“人造太阳”这一项目走入公众视野。

从科学原理来讲,“人造太阳”的本质是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核聚变,是指两个轻原子核,比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克服彼此之间的电荷排斥力,合并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比如氦原子核。太阳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光发热,照耀地球数十亿年,其能量来源正是内部时刻发生着的核聚变反应。

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创造并维持核聚变所需的极端条件。核聚变反应需要极高的温度,通常要达到1亿摄氏度甚至更高,比太阳中心的温度还要高出数倍。同时,还需要强大的约束机制,来束缚住高温等离子体,因为任何常规材料都无法承受如此高温。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托卡马克装置,这是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主流途径。托卡马克装置形似一个巨大的甜甜圈,内部布满了复杂的磁线圈。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形成一个环形的“磁笼”,将高温等离子体悬浮在真空室中央,使其与容器壁完全隔离,从而避免高温对容器壁的破坏,实现安全稳定的聚变反应。这种用“磁场包住火”的方式,让人类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环境成为可能,“人造太阳”也因此得名。

中国在“人造太阳”领域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拥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又称“东方超环”,是全球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它集成了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极端条件,拥有核心技术200多项、专利2000余项。EAST自建成以来,不断刷新世界纪录,2025年1月20日,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中国聚变能源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迈出了重大一步。

中国环流三号则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2025年3月,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5月,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使得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这意味着可控核聚变走向应用的核心环节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强大科研实力与技术水平,也为全球核聚变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造太阳”项目一旦取得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经济角度来看,聚变能源的广泛应用将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03

为何落地上海?

中国聚变公司毅然选择将总部落户上海,这一决策绝非偶然,而是基于上海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能源产业领域深厚的历史积淀、完善的产业生态、强大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以及前瞻性的政策与资本支持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上海作为中国核电产业的发源地,拥有一条完整且高度协同的核能产业链生态。回溯到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一历史性时刻背后,凝聚着上海众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智慧与汗水。核岛的技术研发由上海核工院承担,其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卓越的科研实力,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秦山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常规岛设计则出自华东电力设计院,其精心设计确保了核电站能量转换与传输的高效性;超过50%的核心设备由上海电气等本地企业制造,这些企业以精湛的工艺、严格的质量把控,为核电站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撑。

历经多年发展,如今的上海已汇聚了中核建股份、中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阿波罗机械、上阀股份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能力,为聚变能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与技术保障。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犹如强劲的东风,为聚变能产业在上海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得以乘风破浪、加速前行。2022年,上海高瞻远瞩,发布《未来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明确将未来能源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制定了宏伟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迅速组建了规模达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将聚变能等前沿方向作为投资重点,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

上海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全球聚变能产业中心”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在人类能源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这场发端于黄浦江畔的能源革命,其影响深远,必将超越上海这座城市的范畴,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
突发,美国要掐死中国28nm以... 美国搬出了《1974年贸易法》的 “301条款” (贸易战的经典工具),指控中国通过“非市场手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