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的高科技和军工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因为中国决定自2025年4月起对中重稀土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像钐和铽这样的关键材料,如果没有相关的许可证,就根本无法购买。这一举措是为了堵住资源流失的漏洞,防止珍贵的资源被用来制造武器,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并同时保护那些受到污染的土地。
我国的这个策略是完全正确的,资源的管理必须要到位,绝不能让其他国家趁虚而入,甚至在背后反咬一口。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美国的F-35战斗机为例,一架飞机就消耗了超过400公斤的稀土材料。如果缺少了这些关键元素,导弹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全球重稀土供应的主要国家,中国掌控着99%的市场份额,同时在稀土的精炼技术上也形成了垄断,若不加强管控又如何能行?
西方国家常常抱怨供应链的中断,但不妨看看江西赣州,数十年来因为盲目开采稀土,造成了农田的严重破坏。而现在,这里的土地治理费用高达380亿,远远高于过去的利润。通过控制出口,中国也在推动企业转向那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一政策让中国的稀土企业的利润猛增了几倍,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尽管国际买家对此颇有微词,但中国的政策显然很有智慧。我们只将稀土材料出售给民用企业,比如半导体制造厂,而军工领域的大型企业却被拒绝在门外。在此之前,西方国家自己也在实施出口管制时的姿态毫不含糊,但当中国采取类似措施时却遭到各种指责,这种做法实在是过于双标。
美国有瓦森纳协定,而中国计划在2024年出台两用物项条例,规则的公平性得到了体现。资源并不是无偿的,中国在此事上的控制是合乎情理的,按照自身的节奏进行管理是完全合理的。最终,支持这一政策是有必要的,保护国家安全和资源的底线不容忽视。我们绝不能让敌对势力利用我们的资源来制造武器对抗我们。
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光靠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要各方能够保持理性,稀土资源就不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大家都应避免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引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