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缺支撑黄金珠宝产业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缺的是从危机中找到方向,努力前行的企业家。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总是有一小部分人的执着坚守和勇于创新,为下一轮产业的繁荣开辟出正确的道路。
”
这轮黄金价格行情已经持续近14个月了,黄金的消费品属性不断降低,金融投资属性持续走高,中高克重的黄金首饰卖不动了,投资金条却屡屡缺货。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生态的剧烈变化,黄金珠宝的生产和销售都遭遇了重大挑战。与此同时,受中美关系、金价高企等多重影响,不断压减的生产线和零售终端店铺,重击了经营者的信心,而且看不到明确的拐点。
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背景下,头部品牌纷纷下南洋,进入东南亚市场,为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这种选择对于大品牌或上市公司来讲,无可厚非。本来国家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去“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发展。可是,对于国内头部品牌的代理商和加盟商来讲,这些信号无疑会加重市场的悲观情绪。头部品牌是市场的引领者,也是市场的主体,头部品牌的战略选择会对整个市场信心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金价、低消费、头部品牌出走,成为压在黄金珠宝经营者心头的三块大石头,弥漫着焦虑不安的情绪。
回望2019年的黄金珠宝市场,我们会发现,在古法黄金首饰热销、钻石开始走下坡路的同时,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发展趋势和转型信号,只是大多数企业都沉浸在古法黄金热销赚钱的喜悦中。尽管也意识到结构性调整已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追风赚快钱的冲动,还是推动了黄金首饰经营走向了一枝独大,为今天的被动局面埋下了伏笔。
东平第一届“中华优秀家文化节”
转型就有未来
如何应对接下来中国黄金珠宝市场必须做出的结构性转变,思考的人不多,动手做的人就更少,真正下功夫的多数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大品牌少有建树。金价暴涨之前,全国市场的从业者都在津津乐道地学习头部品牌,而今天,我们发现头部品牌开始向中小企业学习。这确实符合市场的创新法则,绝大多数重要的创新都出现在市场危机中,而这些创新大多数都是由中小企业实现的。
一个人要能够适应多样化的社会环境,适应者能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而观望抱怨者最终会被社会淘汰,经营一个企业也是如此。社会不可能永远和谐,市场也不可能永远繁荣,经营者必须能够未雨绸缪,为市场低迷时的生存做好准备,同时要能够带领员工,在衰退型市场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俗话说,好有好的活法,差有差的生存之道!
经历过经济兴衰周期的经营者都会有一个重要的认知,就是危中有机,“危”是指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的底层逻辑走不通了;“机”是指在危的另一端,一个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的底层逻辑必然会形成。放下即将消亡的,拥抱新生,就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的中国黄金珠宝产业已然进入了“衰退型市场”,每一个经营者正在面对企业的结构性转型,转型就有未来,焦虑彷徨就意味着即将失去一次改天立命的机遇。
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当前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后,必须经历的一次结构性调整,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所有的改变都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一个产业也好,或是一个企业,我们能做的就是与国家战略同步进行结构性调整。国家战略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两个轮子是中国经济换挡超车的驱动力。只要是传统产业,跟不上三个转变,踩不到换挡超车的轮子,被市场淘汰就是大概率的事情,黄金珠宝产业绝不可能出现例外。
2024年的《黑神话悟空》游戏,2025年的《哪吒2》动漫电影,“泡泡玛特”的文创手办,“蜜雪冰城”的奶茶,服装巨头“希音”,黄金珠宝业的“老铺黄金”等,一大批中国原创消费型品牌在快速崛起,正在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这些品牌无一例外,都踩上了科技创新或文化创新两个车轮。从当代人的审美出发,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们就是中国企业在衰退型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代表。他们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创造了情绪价值,对市场实现了细分,通过打造原创文化IP产品建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谈科技创新,就不能不讲到华为,以一个企业的力量对抗美国的全方位制裁,屡战屡胜;以一己之力,包揽了通信、软件、半导体、AI、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这些领域的世界巨头一一掰手腕,迄今为止没输过。华为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国家对新兴战略产业进行了重要规划,包括新一代信息产业(含AI)、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环保、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在这些产业中,过去的10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突破性的成果,这只是民用领域,尚不包括快速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科技。
谈文化创新,从博物馆文物的活化文创,到传统非遗技艺的兴起,再到新中式服装对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平替。在黄金珠宝产业,古法黄金的持续热销,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珠宝的玉石和珍珠,正在填满钻石彩宝衰退的市场空间,我们看看身边,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越来越多的消费指向了国潮与国货,今天,“90后”和“00后”视新国风为时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刻印在这两代人的心里。
“小棉袄的陪伴”和田玉挂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二次创新应用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无疑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如果放到黄金珠宝产业中,科技创新更多是在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环节,而文化创新更多会在品牌建设和文化IP产品打造与推广上。我们经常看到的中国智能制造多数都是由工业机器人管控的汽车生产线,如果往高讲,中国的智能制造已经可以快速生产先进的卫星和导弹;往低说,揭阳的玉石加工厂在加工玉石圆珠的取胚、定型、抛光、分色、打孔、雕刻等工序,八成以上全部实现了智能化。
在文化创新应用领域,虽然也有一定成绩,但是与科技创新比较,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被号称中国奢侈品的“老铺黄金”,其核心产品线使用的高端花丝镶嵌工艺,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近两年全国黄金珠宝零售企业都在学习的“结绳记”品牌,也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加持。大多数黄金珠宝品牌都在与跨行业的流量IP进行联名合作,赚些快钱,真正下功夫打造属于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文化IP者,少之又少,恰恰这一块才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文化复兴的社会大背景下,追国潮、买国货、树非遗只是文化创新应用的第一阶段,接下来全行业都会走向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新应用。古法黄金第一个阶段取得的成果是非遗工艺托起来的,它的升级方向是文化的二次创新应用。
当头部品牌都不再追逐同一个工艺或材料应用技巧的时候,就说明大家都有了内生的竞争力,彼此出现了明确的差异化与个性化,这个时候才是古法黄金首饰创造更高价值的时代。在珠宝大类,东风劲、西风衰,以玉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珠宝的崛起也毫无悬念。
2019年开始,低单价饰品化的和田玉与珍珠在直播带货渠道异军突起,与线下的古法黄金热销几乎同步成长,无论线下卖古法金首饰的商家,还是线上卖饰品化和田玉与珍珠的商家,在过去的6年里,经营者赚钱的底层逻辑非常清晰,都是得益于国家文化复兴战略所推动的国风消费潮流,这个潮流也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文化创新应用的深入,当“新国风珠宝”形成市场新动能的时候,将迎来一轮更大的新国风消费潮流。
我们不缺支撑黄金珠宝产业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缺的是从危机中找到方向,努力前行的企业家。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总是有一小部分人的执着坚守和勇于创新,为下一轮产业的繁荣开辟出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