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帮主郑重。今天咱们来聊聊A股市场突然大涨的背后逻辑,以及中长线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机会。
首先得说,今天这行情确实有点猛。沪指差点摸到3500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涨幅都超过1%,两市4200多只股票上涨,成交额直接干到1.45万亿,创了近三个月新高。这背后其实是政策、资金和产业周期三重力量在共振。
先看政策层面,最近可是大招不断。香港证监会宣布要把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这意味着未来南下资金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买港股,流动性活水有望持续流入市场。更关键的是产业政策转向,工信部明确提出光伏行业要“反内卷”,禁止低价倾销和盲目扩产,直接推动光伏板块全线爆发,通威股份、钧达股份这些龙头直接封板。半导体领域同样有重磅政策,国家计划2025年实现芯片自主率70%以上,北方华创、中芯国际这些设备和制造企业获得资金重点加仓。
资金面的动向也很关键。北向资金今天净流入30亿,重点加仓新能源和AI算力标的,像宁德时代、中科曙光这些核心资产都被买爆了。主力资金更猛,净流入154亿,电子和电力设备两个板块就吸金超百亿,工业富联一家就拿了11.6亿,这说明大资金正在集中火力进攻科技和新能源主线。有意思的是,消费白马股被外资减持了,贵州茅台遭抛售32亿,资金从防御性板块转向高弹性赛道的意图很明显。
再看产业层面,光伏和算力这两个方向最值得说道。光伏行业在政策引导下,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争,龙头企业集体减产30%,直接导致多晶硅期货价格涨停,行业盈利拐点已经出现。算力这边,工业富联二季度净利润预计暴增47% - 52%,直接引爆AI服务器板块,它和英特尔合作的液冷技术能满足超800W的散热需求,未来还有望突破1500W,这种技术领先性让它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不过热闹归热闹,咱们中长线投资者得保持冷静。首先要关注政策落地的节奏,7月下旬的政治局会议对“新质生产力”的扶持力度,可能会决定科技板块的持续性。其次,外部风险也不能忽视,美联储7月29日的议息会议和中美关税谈判(8月1日是关键节点)可能会引发市场波动。操作上,建议重点关注那些技术壁垒高、市场份额稳定的龙头企业,比如光伏的通威股份、算力的工业富联,还有半导体设备的北方华创。这些企业在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长期增长确定性更高。
总的来说,这次大涨不是偶然,而是政策底、市场底和盈利底共振的结果。只要政策支持的大方向不变,科技突围和能源转型这两条主线就值得长期坚守。我是帮主郑重,咱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