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政府向两家能源企业发放对华出口许可,至少8艘乙烷运输船正驶向中国港口。这个举动背后,折射出中美经贸博弈出现新的微妙变化。
从2025年3月到5月,连续三个月没有从美国购买原油。这个时间跨度创下2018年以来最长纪录。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这个决定直接导致美国原油出口量跌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对于正面临页岩油价格下跌压力的美国能源企业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特朗普(资料图)
页岩油开采成本居高不下是个老大难问题。达拉斯联储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的盈亏平衡点普遍在61到62美元/桶之间。这意味着油价必须维持在这个水平以上,新钻探的油井才能赚钱。但现实情况是,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价格已经跌破每桶70美元,让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日子更加难过。
中国减少进口美国原油的影响不止于此。美国页岩油产业高度依赖出口市场来消化产能。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缺席,让美国能源企业不得不降价促销,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更麻烦的是,欧佩克最近释放信号可能增产,这让美国能源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美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7月初,美国商务部向两家能源公司发放了对华出口许可。路透社报道说,至少8艘满载乙烷的运输船已经从美国墨西哥湾出发驶向中国。这个举动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开始松口。
特朗普(资料图)
能源贸易只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缩影。更早些时候,美国还放宽了芯片设计软件的对华出口限制。新思科技等企业已经接到通知,可以继续向中国客户销售相关产品。通用电气也获得许可,恢复向中国商飞供应飞机发动机。这些举动表明,美国政府正在调整其对华经贸政策。
中国方面的态度也很明确。中方多次强调,将根据自身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这个表态既坚持了原则,又留有余地。实际上,中国已经开始增加从俄罗斯、中东等地的原油进口。这些地区的原油价格相对较低,运输成本也更便宜。
美国能源企业面临的困境不只是价格问题。页岩油开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产品价格下跌让很多企业陷入亏损。更麻烦的是,美国页岩油企业普遍背负着巨额债务。如果油价持续低迷,这些企业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中国减少进口美国原油的决定,对美国能源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墨西哥湾沿岸的港口吞吐量明显下降,相关就业岗位也受到影响。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能源企业可能被迫削减投资,这将对未来的产能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政府在这个时候松口,显然有自己的考虑。能源产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支持基础。如果能源企业大规模裁员或者破产,将对美国经济和政治产生连锁反应。
特朗普(资料图)
但美国政府的让步并不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会很快改善。双方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比如,美国仍然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些关税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也让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价格。
中国方面也在采取相应措施。除了增加从其他国家的原油进口,中国还在推进能源多元化战略。与伊朗等国的石油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就是一个重要尝试。这不仅降低了汇率风险,也减少了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美经贸关系的调整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中国不会满足于被动接受现有的国际能源价格体系,而是积极寻求建立更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
美国能源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来自中国的需求变化。页岩油开采技术的进步空间有限,而环保要求的提高也让这个行业面临更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能源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还牵涉到政治和战略考量。美国政府在能源问题上的松口,可能只是权宜之计。但要真正解决两国经贸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