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至少20%关税。而此前,中美经贸高层在日内瓦的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建立经贸磋商机制。
贸易(资料图)
今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自当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部分贸易伙伴关税更高。其中,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不断攀升,一度高达145%。这一政策立即引发全球股市动荡,中美经贸关系遭受严重冲击。中方迅速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后又提升至125%。欧盟、加拿大等美国贸易伙伴也纷纷采取反制措施。
然而,随着贸易战的持续,美国国内经济压力逐渐显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给国会的信中透露,特朗普政府的现金储备及控制债务手段或在8月耗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涨幅扩大,不同收入家庭均有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
马斯克(资料图)
面对经济困境,特朗普政府态度逐渐软化。4月22日,特朗普称“乐观地”认为能“相当迅速地”与中国达成协议,贝森特也承认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预计将出现“降级”迹象。《华尔街日报》爆料,特朗普正考虑将中国整体有效关税税率降至50%-65%。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在日内瓦会谈,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建立经贸磋商机制。之后,美方对华关税降至30%,中方对美关税降至10%。
不过,就在外界以为中美贸易关系走向缓和之时,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动却让人捉摸不透。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做出一定让步,撤回部分出口限制许可,推翻限制芯片设计软件出口的决定,撤回针对中国国产大飞机核心零部件的出口限制条例。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其他领域小动作不断。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限制与中国高校合作的美国机构获得国土安全部资助。这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无疑给中美关系的改善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马斯克的表态格外引人注目。马斯克一直坚决抵制特朗普主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内容繁杂,核心内容一是将医疗、食品补助、教育、清洁能源等领域资金用于军事,二是提高美国债务上限。马斯克认为,这项法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对美国造成无法估量的战略损失,是给过去产业“施舍”的同时损害未来产业。他警告,如果法案通过,对共和党来说无异于“政治自杀”。
马斯克(资料图)
从目前形势来看,中美贸易关系虽出现缓和迹象,但远未到乐观之时。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其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究竟是真心实意想要改善中美经贸关系,还是为缓解国内经济和债务压力的权宜之计,仍有待观察。而马斯克所说的“政治自杀”,或许正反映出美国当前贸易政策的困境和潜在风险。
如果美国政府不能从长远利益出发,理性看待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最终可能不仅无法实现所谓的“美国优先”,反而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走向,依旧充满变数,全球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