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发银行发布公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7.85亿元浦发转债全部转为9.12亿股普通股,成为浦发银行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
转股操作化解浦发燃眉之急
浦发银行2019年发行的500亿元可转债曾长期面临转股困境,截至2025年6月26日,未转股比例仍高达99.99%。按照规定,若未能完成转股,银行需动用约500亿元现金赎回,这将使其12.98%的资本充足率显著下降,制约业务发展空间。
信达的介入堪称“及时雨”。通过信丰1号单一资管计划先购债后转股的操作,浦发银行不仅避免了大规模现金支出,核心一级资本得到有效补充,更引入了具备丰富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的战略投资者。金融界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国汪表示,此举既化解了短期流动性压力,又为长期风险管理注入专业力量。
陈国汪分析,对浦发银行来说,好处显著。其一,化解了可转债到期强制赎回的危机。若赎回约500亿可转债,将对其资本造成较大影响。尽管目前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底线,但赎回后资本充足率可能下降,制约业务发展。引入信达转股后,可充实核心资本,优化资本工具。其二,信达在风险化解与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经验丰富,入股后有助于浦发银行提升风险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能力。
AMC转型背后的逻辑与机遇
此次操作并非偶然。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鼓励AMC探索化解金融风险新模式。
传统上,AMC以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为核心业务,但近年来市场竞争白热化,叠加房地产行业调整导致传统处置模式收益收窄。陈国汪分析,对信达而言,此举首先是新业务模式的重要探索,为传统业务收益受挤压寻找突破口。其次,可获得双重稳定收益:一是上市银行分红比例约5%,能增厚收益;二是部分被低估的银行股,随着资本市场好转,股价上涨可带来资本收益。
模式创新与潜在挑战并存
这一案例与2023年华融驰援光大银行的“光大模式”极为相似,均通过AMC介入推动银行转债转股。转股完成后,原中国华融成为第四大股东,并向光大银行派驻一名董事,也是五大AMC首次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主要股东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