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资本市场迎来重大突破——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标志着个人投资者正式获得参与国家科技战略的“崭新入场券”。在推动债券“科技板”建设、降低做市门槛等政策红利下,科创债市场规模已突破2.22万亿元,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融资工具。(Wind,2025/5/30)
此次首批科创债ETF获批,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便捷参与国家科技战略的投资机遇。
要读懂科创债ETF的价值,需先厘清一个核心概念:何为科创债?
与传统产业债不同,科创债是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债券,是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工具。
01 发行主体多元
当前的发行主体主要有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
▷科创型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如芯片、生物医药公司),直接募资用于产品设计、研发、建设、运营、并购等;
▷金融机构:通过发债募集资金,再以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股权投资机构:用于设立或扩募科创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出资等形式为科技型企业及产业提供股性资金支持。
02 券种聚焦科技创新
03 政策红利爆发
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助力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我国科创债券题材相关政策和品类不断演进完善。
●顶层设计落地: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推出债市“科技板”,上海、深圳、北交所同步发布新规,形成全市场政策矩阵。
●万亿蓝海开启:科创债规模持续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科创债累计规模2.22万亿元,数量共2115只。其中,交易所科创公司债有1185只,余额合计达到1.30万亿元,占比57.5%,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较高,市场流动性较好。
注:科创债券规模及数量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5年5月底。
注: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5年5月30日。
●流动性升级:政策明确降低做市门槛(15亿规模AAA债即可纳入)、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不断提升科创债的活跃性和流动性。
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落地,恰似为这片蓝海架起一座"金融立交桥":一端连接着渴求长期资金的科创企业,另一端则向普通投资者敞开怀抱,让科技投资从"高风险股权博弈"拓展至"稳中求进的债券配置"新象限。
本次获批的10只科创债ETF主要跟踪三只指数
分别是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锚定AAA科创债指数
产品跟踪沪深交易所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精准聚焦高信用科创企业债券。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这一跨市场指数具备三大硬核优势: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通过两道风控闸门严控风险:
个券权重上限≤1%,前十大成分券合计占比不足5%,避免"一债暴雷,满盘皆输"。
双重评级筛选:主体AAA,隐含AA+及以上,辅以央企国企为主的发行人结构,信用资质较高,未来有望不断扩容。
科技创新公司债发行主要以央企、国企为主:
注:自wind,截至2025-06-18;仅用作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自2022年6月30日基日以来,中证AAA科技创新债指数累计回报达13.9%,不仅跑赢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9.9%),甚至领先聚焦科技股的中证TMT指数(10.9%)。分年度看,2023-2024年分别实现5.41%、6.02%的正收益,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收益韧性。(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18)
中证AAA科技创新债指数历史收益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6-18;中证AAA科创债指数指数基日为2022年6月30日,自基日以来完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2023年5.41%、2024年6.02%。指数历史收益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截至2025年5月底,中证AAA科技创新债指数到期收益率达2.00%,较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约40BP,在低利率环境中凸显配置性价比。
数据来源:AAA科创债指数到期收益率数据来自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05-30;其余各券种到期收益率来自wind,截至2025-05-30;标的指数到期收益率不构成对基金未来业绩的保证。仅代表指数特定时点情况,未来可能随编制方案及市场情况发生变动。有关标的指数具体编制方案及成份券信息详见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网站。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证AAA科技创新债指数样本券加权剩余期限为4.3年,其中1-3年期占比约39%、3-5年期占比近34%,形成中短久期为主的弹性结构。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截至2025-05-30;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和市场情况发生调整。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日,富国等10家基金公司首批产品火速上报,其中4家产品拟登陆深交所。
首批10只科创债ETF看似主题统一,实则因跟踪指数的不同形成三条赛道。其中,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指数代码932160)成为跟踪产品最多的指数,富国基金等6家机构选择以其为标的,而跟踪上证、深证AAA科创债指数的产品分别为3只和1只。
3只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核心差异如下:
如果说直接投资信用债如同手动驾驶,科创债ETF则提供了“智能驾驶系统”。其优势可归纳为三大升级:
1、门槛降维
信用债交易通常需百万级资金起步,而ETF单一账户每笔认购份额为1000份或其整数倍(发售面值1.00元),起购门槛大幅降低,且无需信用资质审查。个人投资者得以便捷的渠道参与以往机构主导的科创债券市场。
2、效率提升
T+0交易:当日买入可当日卖出,资金利用率远超传统债基
质押融资:或将纳入交易所质押库,或可将持仓转化为融资杠杆
透明持仓:每日公布成分券,杜绝非标资产的信息黑洞
3、工具适配
产品设计精准匹配不同需求:
●交易型投资者:利用场内折溢价套利、波段操作
●配置型投资者:作为“科技板”底仓,对冲权益波动
●现金管理账户:流动性佳,且T+0交易,便于资金进出,申赎效率较高。
科创债ETF选择篇:500亿债券ETF管理经验,固收大厂进阶赋能
选择科创债ETF,本质是选择其背后的基金管理能力。富国基金在此领域已构建两大护城河:
富国基金作为国内债券基金管理领域的领军机构,旗下政金债券ETF(511520)以超500亿元规模、流动性佳的显著优势,成为中长久期利率债ETF的市场标杆。该产品跟踪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久期约7.3年,适合投资者场内“一键加久期”。
富国基金在政金债券ETF的管理上,展现出丰富的流动性管理经验,通过为政金债券ETF设立T+0的便捷交易机制、协同做市商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及质押式回购功能,实现了产品的高效运作。政金债券ETF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超72亿元,成交活跃度位于市场同类前列。
注:基金规模根据上交所披露的基金份额和经托管人复核的基金净值计算得出,公式为“ETF规模=ETF份额*ETF净值”;基金份额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截至2025年6月20日的最新规模为506.13亿元,具体数据请参见上交所官网。以上数据为节点数据,可能发生变动。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20日,政金债券ETF为市场所有政金债ETF中唯一一只主要投资证券待偿期超过5年的品种,平均市值法久期为7.3年,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达72.29亿元。
三级信用风控:信评委、信用研究部、基金经理逐层过滤风险,内部评级标准严于外部机构
全谱系布局:覆盖利率债、信用债、美元债等全赛道,投研资源可跨部门共享
这种“大平台+细分领域专长”的模式,既有母舰的体系支撑,又有舰载机的精准执行力。
当下配置科创债的三重逻辑
当我们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科创债ETF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三重趋势的交汇点:
政策面: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科技金融置于首位,债券“科技板”仅是起点。
资金面:6月央行1.4万亿逆回购印证货币宽松延续,“资产荒”下高等级信用债成稀缺品。
工具面:个人投资者首次获得低成本布局科技成长的稳健工具。
低利率背景下,“科技债权”或将成为稳健配置的新选择——既能分享创新红利,又规避初创企业高波动风险。当前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科创债有望成为“政策红利+资产荒”双驱动下的优质资产。
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既能助力投资者分享创新红利,又规避初创企业的高波动率等风险。科创债ETF,或许正是开启投资新选择的钥匙。
富国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正式获批 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若有变动,请以本公司最新发布公告内容为准。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请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本产品由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