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股市开盘后,特斯拉股价暴跌约7%,成为当日市场焦点。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企业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与总统特朗普之间愈演愈烈的公开争执。
事件的起因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减税3.8万亿美元,但代价是联邦债务率可能飙升至125%。马斯克对此强烈不满,自6月30日起,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十条帖文,猛烈抨击该法案,称支持法案的议员“应该感到羞愧”,甚至放话若法案通过,他将立即成立“美国党”以示抗议。这一系列举动被外界视为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直接挑战,也为其与特朗普的矛盾埋下伏笔。
面对马斯克的猛烈攻势,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起反击。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凌晨,特朗普发帖称,马斯克在支持其竞选总统之前,早已知晓他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并强调“电动汽车没问题,但不应强迫每个人都拥有一辆”。
特朗普的言辞更为尖锐,他直指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人”,并讽刺称,若没有政府补贴,特斯拉“可能不得不关门大吉,马斯克本人也不得不回到南非老家”。他还提议,应由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调查特斯拉的补贴问题,称“这能省下一大笔钱”。
这场隔空交锋迅速引发市场震动。特斯拉股价在开盘后领跌,而特朗普的言论也被解读为对马斯克个人及特斯拉业务的直接打压,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执不仅波及特斯拉,更拖累美股整体表现。7月1日,美国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4点,跌幅0.1%;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5%。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作为科技股和电动汽车行业的标杆企业,其股价波动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矛盾,不仅暴露了美国政商关系的脆弱性,也引发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尤其是在“大而美”法案引发广泛争议的背景下,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政府减税政策与债务风险之间的平衡,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此外,特斯拉股价的暴跌也反映出市场对马斯克个人行为的敏感性。作为特斯拉的灵魂人物,马斯克的言行直接影响公司形象与投资者信心,而此次与特朗普的争执无疑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马斯克与特朗普首次公开交恶。上月初,两人关系因政策分歧首次破裂,当时特斯拉股价也曾一度暴跌。不过,随后双方紧张关系有所缓和,特斯拉股价随即大幅反弹。
然而,此次争执的激烈程度远超以往。马斯克不仅直接抨击特朗普的核心政策,还以成立新政党相威胁,而特朗普的回应则充满人身攻击色彩,甚至涉及马斯克的个人背景与商业利益。这种“撕破脸”式的对抗,使得市场对两人关系修复的预期大幅降低。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可能延伸至更广泛的政策领域。例如,特朗普此前曾多次表示将放宽传统能源监管,而马斯克则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发展。若两人矛盾持续升级,可能对特斯拉的业务布局乃至整个新能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展望后市,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执可能成为美股短期波动的重要变量。一方面,特斯拉股价的剧烈波动可能拖累科技股整体表现;另一方面,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可能抑制企业投资与消费者信心,进而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此外,7月中旬即将开启的财报季将成为关键检验点。若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尤其是科技巨头与电动汽车行业表现疲软,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抛售压力。而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是否会持续发酵,也将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焦点。
在这场政商博弈中,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本身。对于特斯拉与美股而言,如何在这场风暴中稳住阵脚,将考验管理层智慧与市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