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篝火旁,张联东与刘强东举杯共饮定制光瓶酒的笑容还未散去,一纸辞呈已终结了他四年半的洋河掌舵生涯。
7月1日深夜,洋河股份突发公告: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彻底离开他执掌四年半的这家白酒巨头。就在一周前,他还在内蒙古沙漠中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畅饮洋河新品,为光瓶酒战略站台造势。
更耐人寻味的是,洋河官网几乎同步更新信息——47岁的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顾宇已接任党委书记职务,成为洋河新掌舵者。
张联东的离任提前了近两年,原定任期应至2027年4月。这场毫无预警的权力更迭,发生在洋河营收排名从行业第三滑落至第五、股价重挫的危局时刻。
突然换帅:沙漠盛宴后的告别
张联东的告别充满戏剧性。6月23日,他刚与老乡刘强东在包头沙漠营地共同品鉴洋河为京东定制的两款光瓶酒,双方高调宣布达成深度合作。这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被视为洋河发力年轻消费市场的重要落子。
七天后的7月1日,洋河股份突然发布公告:张联东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所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务,彻底脱离洋河体系。公告中程式化的“工作调整”理由,无法解释为何要在任期还剩近两年时仓促换帅。
几乎同步,宿迁市政府网公示了顾宇的新任命。这位47岁的区长与张联东有着相似的仕途轨迹——同属宿迁政府体系,同样拥有党校研究生学历,都曾在宿城区、洋河新区任职。
年龄优势成为顾宇接棒的关键筹码,比张联东年轻整整十岁的他,代表着地方政府对洋河重振的更高期待。
人事地震早有预兆。6月25日,宿迁市政府已先行免去杨卫国的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江苏洋河集团及江苏双沟集团董事长职务。短短一周内,洋河系三大核心平台全部换帅,一场由上而下的重组悄然完成。
功过四年:300亿光环与失速危局
张联东2021年2月接掌洋河时,面对的是一个增长停滞的“烂摊子”:2020年营收下滑8.76%,净利润仅微增1.35%,远逊于茅台、五粮液等对手的双位数增长。
“二次创业” 成为他的破局宣言。上任后迅速推行三大战略:推动 “双名酒”战略 重振洋河与双沟两大品牌;启动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超5000名核心骨干;发力高端化推出梦之蓝手工班大师版(定价4699元)。
战略成效曾令人振奋。2022年,洋河营收突破300亿元大关,成为继茅台、五粮液后第三家跨入300亿俱乐部的白酒企业。2023年归母净利润更是首次突破百亿,达100.16亿元。
双沟酒业在他的布局下从十亿级跃升三十亿级,在公司营收占比突破两位数。
然而高光转瞬即逝。2024年,洋河遭遇“滑铁卢”:营收同比下滑12.83%至288.76亿元,净利润暴跌33.37%至66.73亿元。更触目惊心的是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9.05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差纪录。
进入2025年,颓势未止。一季度营收再降31.92%,净利润下滑39.93%,在头部酒企中跌幅居首。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残酷。洋河股价从2021年246元高点一路暴跌至65元附近,市值蒸发超70%,遭遇“戴维斯双杀”。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增长率在19家上市酒企中排名倒数第二,净利润增长率位列倒数第三。
在6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张联东面对150余位股东深深鞠躬致歉:“洋河在这轮发展中是相对滞后的,最大问题在我们管理层”。言犹在耳,人已离席。
四重困境:洋河沉疴与新帅挑战
价格带塌陷成为洋河最大的痛点。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中,次高端市场遭受最严重冲击。洋河主力产品海之蓝、天之蓝所处的中端和次高端价格带(300-800元)正是“需求塌陷区”。
而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牢牢把控,洋河虽推出“手工班”系列强攻高端,但消费者认知不足,渠道利润空间薄弱,难以撼动既有格局。
库存高压如利剑悬顶。2024年底,洋河存货高达197.33亿元,占总资产近30%,存货周转天数逼近900天。深度分销模式曾是洋河崛起利器,但在存量市场下演变为沉重包袱——过高的渠道库存迫使经销商降价甩货,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今年2月,洋河不得不对“梦6+”实施配额管控,江苏省内海之蓝全面控货,暴露了渠道危机的严重性。
股东信任危机持续发酵。为挽回投资者,洋河2024年推出 “三年分红规划”:承诺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净利润70%且不少于70亿元。2024年分红率高达104.9%,超茅台、五粮液等同行。
这一举措引发新争议:前任高管通过江苏蓝色同盟(持股17.59%)获得超12亿元分红,而年薪仅150万的现任管理层缺乏股权激励,利益分配格局失衡。有投资者担忧:“现任高管会因利益差距而缺乏动力。
新帅画像:顾宇的政商基因与突围考验
接棒者顾宇的简历充满政界烙印。这位江苏泗阳人历任泗阳县委秘书、沭阳县政府副县长、宿迁市洋河新区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调任洋河前担任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主管经济、招商引资和审计工作。
政商转型并非孤例。张联东赴任洋河前同样出自宿迁政府系统,曾担任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这种地方官员与国企高管角色转换,在区域龙头企业中已成特色路径。
顾宇面临的考验远超四年前:
业绩止血:如何遏制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的势头?一季度31.9%的跌幅远超茅台(10.5%)、五粮液(6.05%)和山西汾酒(7.7%)
战略延续性:“双名酒战略”下双沟初现活力,手工班高端布局刚起步,光瓶酒新战线才开启,这些张联东未竟事业需要抉择。
渠道再造:近900天的存货周转天数,8866家经销商如何协同?电商低价倾销冲击传统渠道问题待解。
资本信心:市值仅剩973亿元,机构持股比例从2022年峰值的18.9%降至10.95%,股价修复迫在眉睫。
换帅启示:苏酒变革与行业镜鉴
张联东的四年半任期,是中国白酒行业从黄金时代转向存量博弈的缩影。他带领洋河冲破300亿关口的荣耀,与断崖式下滑的困境,折射出次高端白酒在行业周期中的脆弱性。
其主导的数字化转型(区块链溯源、智慧酿造)、双品牌战略(洋河+双沟)、股权改革(员工持股计划)虽未能逆转颓势,却为继任者埋下变革火种。
顾宇面临的挑战更具时代性:当Z世代成为消费新势力,传统白酒文化如何延续?当行业产量连续下降(2024年全国规上白酒产量降1.8%),省级龙头如何全国化破局?当渠道库存高企,厂商关系如何重构?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洋河能否夺回行业“探花”之位。
洋河的困境也是整个白酒行业的压力测试。当茅台冰淇淋与瑞幸联名只能带来尝鲜客流,当国际化征程难以跨越文化鸿沟,中国白酒的增量空间究竟在何方?洋河的转型实验,或将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洋河车间里,第七代海之蓝正等待投放市场;沙漠帐篷中,与京东合作的光瓶酒样品尚存余温;财务报表上,70亿元分红的承诺墨迹未干。张联东未完成的改革清单,如今落在顾宇肩头。
白酒行业分析师们仍在争论:47岁的新掌门能否激活双沟的品牌势能?手工班高端化是否还有机会?但所有人都同意一个事实——洋河已跌无可跌。
如同酿酒需要时间,洋河的重塑不会在季度报表中瞬间完成。当顾宇走进洋河大厦时,他面对的不仅是堆积如山的存货报表,更是一家渴望重拾荣耀的企业的漫长发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