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又有新变化。12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数字人民币App中支持绑定借记卡的银行名单再次发生更新,新增9家可绑定银行。
具体来看,本次新增的9家银行分别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日照银行、宁波通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太仓农村商业银行、顺德农商银行、江南农商银行,其中前3家银行为城商行,剩余6家银行为农商行。

至此,数字人民币App中支持绑定借记卡的银行名单累计更新至60家,其中包括9家人民银行指定运营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20家城商行、14家农商行、5家农村信用社以及4家外资银行。通过这60家银行,试点地区用户可以实现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的开立、绑卡/解绑、兑入/兑出、转账、消费、自动缴费等场景下的多种实用功能。
从数字人民币的运营体系来看,第1层的人民银行负责数字人民币发行、管理等,第2层则为指定的运营银行机构,负责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流通。支持绑定借记卡的60家银行中,9家指定运营机构外的剩余51家银行被业内称为“2.5层机构”,其数量的增长也被普遍认为有利于持续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可得性。
谈及“2.5层机构”的增长,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表示,“2.5层机构”数量持续扩容,对于数字人民币试点拓展而言,能够进一步丰富2.5层机构名单,使得生态参与主体尤其是银行业主体进一步得到扩容,有助于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和推广。对于C端用户来说,则能够为用户绑卡提供更多银行类型的选择,能够不断扩大用户使用范围,对于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进一步深化使用构成利好。
“对参与银行来说,则能够借助数字人民币进一步丰富自身业务类型,后续可考虑将数字人民币与本行业务深度融合运营,对于提升对公、对私业务规模,增强客户黏性等方面也能形成一定助力。”苏筱芮解释道。
近两年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持续推进,参与其中的银行机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从最初的6家指定银行逐步拓展,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接连参与,直至数量增至如今的60家。就在2023年11月末,恒生银行(中国)等4家外资银行也接入数字人民币App。
参与银行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数字人民币试点也呈现了“多点开花”的走势。临近年末,试点地区接连开始通过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等促消费,数字人民币的实际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同时,江苏、南京、河北等地区陆续对外发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情况,相关工作稳步推进中。
针对下一阶段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苏筱芮指出,数字人民币试点后续将在积累的试点经验基础上有序扩容,使得更多地区群众及企业能够使用数字人民币。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在政务、跨境场景领域的应用有望得到持续深化,参与银行将发挥好自身在零售、对公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为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的拓展典型优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