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美玉
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关乎资金安全、运营效能与服务品质。传统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囿于人工核算与事后审计的被动模式,财务管理人员多局限于基础会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责。基于业财融合的数字化财务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传统财务工作的弊端,既强化资源统筹整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又增强财务运营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最终赋能医疗服务效能提升。
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发挥业财融合效能
在业财融合驱动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构建全要素数字化平台,以实现信息高度整合。
设置财务数字化管理部门。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各科室干部担任组员,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确保各部门信息的有效传递。
构建财务数据标准体系。根据财务管理内容制定详细的数据标准规范,对科室、员工、设备、耗材等要素实施唯一性编码,对每个数据分类使用统一名称,明确医疗诊断、处方开具、手术操作等业务场景的采集标准。对于历史数据,应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符合新规的数据标准。
设置统一财务数据接口。业务与财务的协同作用依赖标准化的接口,各部门应配备统一的认证中心,使用统一接口,并定期审核接口协议及安全性,利用数据库、云储存等为数据提供稳定存储空间,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重构数字化工作流程,提高财务管理质效
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医院可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管理效能跃升。
财务文件数字化管理。医院可利用文档管理软件,结合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版,通过数字化档案来解决传统归档混乱、检索低效等痛点;将电子版文档加密储存,并设置多重身份认证、严格下放访问权限,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开发多维度检索引擎,支持按日期、文件名、关键词等条件进行文档快速查找,并实现报表自动生成。
构建数字化财务管理流程。首先,部署医院资源规划系统,集成账目核对、发票验真、资金管理、预算编制等模块,自动完成对账、税务申报等标准化作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人为失误;其次,构建自动化预算系统,监管基于历史数据及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预算精准度,辅助管理层开展前瞻性决策。
加强财务管理合规性,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数字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为此,医院应积极汇总财务数据,通过挖掘潜在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定期审计检查财务合规性。医院可采用专用审计软件,自动抓取医院财务相关数据,实时监管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可设置每日自动执行财务检查、每月自动复核交易数据,通过双录比对核验记账凭证与原始单据的一致性,为管理人员后续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审计软件应自动更新法规库,并对财务操作进行合规性分析,确保财务管理符合现有法律法规要求。
构建风险管理机制。利用统计模型及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市场行情、物料成本等数据,预测未来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提前制定风险应急措施;利用区块链减少数据篡改风险,并设置阈值警报线,一旦指标触及风险点便自动通知管理人员,尽可能缩小风险影响范围。
重视数字化人才培育,优化财务团队能力矩阵
数字人才梯队建设对医院财务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为此,医院应关注财务管理人员数字技能培训,打造既精通财务专业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完善财务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医院可开展财务人员数字素养提升工程活动,设置数字技术通识教育、数字财务管理软件应用、数据工具使用等模块化课程;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实施精准化数字人才引进策略。医院在财务管理人员招聘时,除应关注求职者的财务管理知识及经验外,还应将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算法优化等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基于岗位价值的差异化薪酬体系来留住核心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转自:滚动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