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谈判到底如何了?
从最新情况来看,或许并不如人意,普通稀土的问题或许已经谈拢,但涉及到军用稀土方面,中国或许仍然不愿意松口。而美国方面同样也牢牢控制美国的“先进芯片”。
中美稀土谈判继续?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美第二次谈判落地以后的最新情报和内幕,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稀土换芯片?中美交易有所保留
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消息,中美虽然达成了部分协议,但是中国并没有承诺为美国军方提供能够应用于战斗机和导弹系统的稀土。美国方面也同样如此,目前美国依然牢牢卡死了先进芯片的供给,美国的理由是,这些先进的芯片将可能被中国运用于军事领域。
而中美已经谈成结果的,其实就是普通的稀土。
稀土有轻稀土和重稀土的区别
稀土其实有很多种,一种是比较常见的轻稀土,这个不仅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中国虽然储量多一点,但是开采量只有全球的60%,美国也能够搞的到。虽然他们挖到稀土以后依然要送到中国进行加工,但是这不能卡美国的脖子。
我们现在卡美国脖子的“重稀土”。其中一部分是中美谈判已经谈出结果的。那就是普通的“稀土磁铁”。这些由中国特有的重稀土制造的产品,是半导体、电动机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美国十几年内根本没有解决办法。
但是这部分因为大多用于民用,所以目前中美已经谈过。放开对于这部分稀土的管控。
中国对重稀土进行出口管制
商务部也说,中国在伦敦会谈中承诺加快审批非军用美国生产商的稀土出口申请,目前已经依法批准了一批稀土的出口份额,这些其实就是中美谈判以后推动的。
当然,这种信任还是有限制的,首先是稀土出口的许可有时间,时间为6个月。其次就是稀土出口的数量依然有限制,这样是为了防止欧美国家一次性大量进口和囤积稀土,从而削弱中国稀土制裁的威力。
但是,对于另一种重金属,也就是军用金属,中国依然是对美国进行管制的。
重稀土中有一种叫做“钐”的军用特种金属。这种金属的氧化物形态,主要用于微波雷达、战斗机雷达、导弹的制导系统等等。还可以运用于核反应堆,高温超导等等先进领域。
钐一般运用于战机雷达之中。
所以中国对钐的管控是没有放开的。这意味着美国的国防军用领域,依然被中国“卡脖子”。这也是美国人头痛的问题。
当然,中国其实也遇到了问题。众所周知,从几年前开始,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先进半导体进行制裁,随后不仅加大了制裁力度,还收紧了中国进口美国芯片的管控。这就导致中国很难从美国买到台积电最先进的芯片,从而在AI算力等领域落后美国。
本来以为本轮中美的谈判可以完成“稀土换芯片”。但是谈判结果仅仅还是回到了之前中美制裁加码前的情况。
所以兜兜转转,中美关系仅仅是止于恶化,而并没有能够回到几年前的进程。
中美博弈是持久战
其实从第一次到第二次谈判。我们发现中美之间能够解决的都是一些后来发生的矛盾,比如关税,比如稀土制裁。中美双方的让步也是在这些相对无关紧要的方面让步。
但是,美国最终的底牌是先进芯片。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现在牢牢的把台积电的产能握在手里。而中国这边就是稀土,或者说重稀土和军用稀土元素。这是我们真的能够卡美国脖子的底气。
美国牢牢掌握台积电的命脉
很显然,由于前几年的中美摩擦。双方彼此的信任程度比较低。我们不敢给美国稀土,美国也不敢给中国芯片。
所以双方才会两次谈判。拉扯。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谈判,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而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持久战。
当然,现在的主动权,其实已经到中国这边。因为美国其实一开始就试图用关税牌对中国施压。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主动联系中国,要求和中国谈判。然后就是对等关税对中国的制裁结束。
特朗普打电话给中国
而现在的稀土情况也是一样。对中国来说,反正中国被芯片制裁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我们已经开始自立根深,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而这次,中国其实是用刚生效的稀土牌,来打美国生效很久且威力日渐衰退的芯片牌,这样来看,主动权当然就是在中国这边。
所以,现在来看,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从之前中国被动挨打,进入到了“战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的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对中国随意拿捏。中国甚至已经可以在关税方面和美国进行平等谈判,甚至占据主动。这是在十几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中美进入战略相持!
从之前的被动挨打,到现在战略相持,那么战略反攻的阶段什么时候会来到呢?我觉得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