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一项裁定,让特朗普政府陷入困境。5月28日,该法院裁定特朗普发布的多项关税令属于越权行为,必须立即停止执行。这一裁决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国内外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此次裁定,特朗普实施的10%“全球基准关税”、20%“对等关税”,以及针对中国的20%所谓“芬太尼关税”均违反法律规定。法院认为,特朗普即便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也不能绕开国会强行实施关税政策。这是特朗普“关税战”首次遭遇联邦法院的实质性否决,对其而言无疑是沉重一击。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热衷于挥舞“关税大棒”,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实现“美国优先”的目标。他不仅对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还将关税战的范围扩大到欧盟、日本等盟友。然而,这些关税政策并未如他所愿,给美国带来经济利益,反而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
在国内,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深受关税之苦。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许多美国企业,尤其是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困境。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关税影响,沃尔玛商场内自哥斯达黎加进口的香蕉价格已经上涨近10%,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安全座椅价格可能要从现在的350美元涨到450美元。这些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削弱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众多国家的反制。中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导致全球贸易局势紧张。这不仅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也使得美国的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美国的农产品、汽车等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许多企业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不得不削减产能、裁员甚至倒闭。
此前,特朗普试图通过施压欧盟、日本等盟友,要求他们对中国产品全面加税,以换取美国在关税上的“网开一面”。然而,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被裁定非法,他的这一策略也随之破产。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引发了盟友们的不满。他们认为,美国的做法是在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盟友之上,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盟友们更倾向于与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秩序。
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受挫的同时,中国则积极进行布局,构建全新的国际合作机构和框架。
同时,中国-东盟-沙特三方峰会圆满落幕,一个包含17个国家的框架形成。这一框架的建立,加强了中国与东盟、沙特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政治互信。各方在贸易、投资、能源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且,无论是国际调解院,还是三方峰会,都没有美国的参与。这表明,中国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把美国“踢出局”。
面对法院的裁决,特朗普政府反应激烈。白宫副幕僚长史蒂芬·米勒怒斥这是一次“司法政变”,发言人库什·德赛则声称非民选法官无权决定如何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本人也誓言继续推进“美国优先”的极端政策,并立刻对法院的裁决提起上诉。
在特朗普政府陷入困境之际,白宫火速致电中国。据相关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承认,特朗普对关税影响感到害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试图通过与中国对话,寻求解决关税问题的途径。
特朗普(资料图)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向中国释放对话信号。我国经过评估,同意与美国保持沟通。在最近的一次通话中,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但中方在通话中仅答应了继续保持沟通这一件事。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稳定至关重要。关税战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损失,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战中受挫,为中美关系的缓和提供了契机。然而,中美关系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还面临诸多挑战。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在关税战中似乎已经处于劣势。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还需要看美国政府能否正视现实,调整其贸易政策。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关乎两国的利益,也将对全球经济和国际秩序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