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力推的税制改革方案正在国会引发激烈博弈。这项被总统称为"美丽大法案"的立法提案,与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形成政策双翼,承载着白宫重塑美国财税体系的雄心。然而法案甫一曝光便掀起轩然大波,不仅遭到科技巨头马斯克的猛烈抨击,其核心条款899条更被视作可能颠覆全球投资格局的"深水炸弹"。
刚卸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言称,用"令人作呕"的激烈言辞批判该法案。这种强烈反应并非空穴来风,法案第899条赋予美国政府前所未有的征税权:可对被认定存在"不公平税收"国家的任何投资主体,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乃至央行和财政部,实施惩罚性税收加征。
这种"长臂管辖"式的征税权,将投资收益纳入税收打击范围的做法,正在国际金融市场投下重磅炸弹。
根据条款设定,数字服务税等三类税种被定义为不公平税收,只要相关国家被美国认为征收这三类不公平税收,美国总统就有权对该国投资者在美的投资收益加征税款。更令外界担忧的是,财政部长还被授予自由裁量权,可随时将其他税种纳入打击范畴,这意味着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关税的行为都可能成为“不公平税收”。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美债获得的利息在法案通过后将被征税。
目前,海外投资者持有超过9万亿美元的美债,其中日本持有的最多,达到了1.13万亿美元,能够产生利息的长期美债是1.01万亿。假设日本持有的长期美债平均利率是3%,每年产生303亿美元的利息收入,一旦899条款落地实施且按照50%的最高预提所得税税率计算,那么日本央行和投资者需要为持有美债支付151.5亿美元的税款,当于直接削减美债持有收益近半。
这种"从资本口袋抢钱"的激进税制,正在动摇美国金融市场的根基。国际投资者不得不重新评估:当投资收益面临被任意剥夺的风险时,美国作为投资和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更严峻的是,可能引发资本"大迁徙",形成实质性的资本外流压力。
白宫决策层对此心知肚明,但财政困局迫使其铤而走险。
2024财年创下1.83万亿美元历史新高的财政赤字,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节流速度远赶不上开支缺口扩大。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只能想办法增收,对进口商品加关税如此,“美丽大法案”中的899条款同样是这个目的。
根据,美国税收联合委员会测算,899条款实施后可在10年里为美国政府带来116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
这种"向资本开刀"的逻辑背后,折射出美国深层次的财政焦虑。当前高利率环境下,购买美债实质上形成对美财政的"低息贷款"。华盛顿政客们认为,外国投资者享受着美元霸权红利,却未承担相应义务。通过税收手段"打折"美债收益,既可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变相压低实际融资成本,堪称一石二鸟的财技。
尽管“美丽大法案”遭遇包括部分国会议员在内的诸多质疑,但899条款的过关前景却异常明朗。民主、共和两党议员罕见达成共识,在36.2万亿美元国债重压下,任何增收方案都具有战略价值。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这场税改风暴绝非纸上谈兵。从东京交易员到伦敦基金经理,从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到多伦多退休账户,所有配置美国资产的主体都将面临全新税务筹划。
当投资收益不再安全,当资本利得充满变数,国际金融体系或将迎来冷战后最深刻的重构。在这场以税收为武器的金融博弈中,没有国家能置身事外,每个市场主体都需重新计算在美投资的"风险溢价"。而美债的价值和吸引力再次被削弱,美国是在牺牲美元信用与长期利益,换得财政平衡和短期收益。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