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了2013年以来A股3轮科技板块行情,梳理了科技基金持仓变化与最新持仓动向,并对重点绩优科技基金经理进行具体分析。
• 科技板块行情回顾:2013年以来,A股市场一共经历3轮科技板块行情,分别是1)2013-2015年由移动互联网驱动的科技板块行情,2)2019-2022年半导体、5G通信、以及围绕能源结构转换的新能源板块行情,3)2023年至今由AI大模型驱动科技行情。
• 科技基金持仓动向:梳理科技基金重仓股行业变化,1)对于电子板块的配置比例自2015年以来,整体震荡抬升;2)对于计算机板块,历史上有几轮显著的加减仓波段操作;3)通信板块方面,从3G-4G-5G,以及最新的AI链,每一轮产业周期升级,都有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配置机会; 4)医药、新能源都曾是科技基金阶段性配置过的方向,在科技板块整体低迷或结构性机会不足时,作为收益增强的来源。当前,汽车智能化 (汽车零部件)以及机器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是科技主题基金关注的方向。进一步,针对AI板块的配置思路,整体上,过去2年科技基金 核心还是以算力和相关硬件产业链(如服务器产业链等)为主,且随着2024年AI硬件业绩兑现,科技基金对于AI硬件的配置比重进一步提升,同 时,小幅尝试将持仓逐步从算力向算力+端侧应用转变。
• 重点绩优科技基金经理分析:1)陈颖(金鹰科技创新):通过自上而下确定主观仓位及行业,确定细分产业的选择,最后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 进行个股选择;倾向以收益思维为导向,以市场预期差的分析来进行个股的选择;选股与交易是陈颖最为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持仓股票中小市值、低估值特征显著。行业选择上,以消费电子和AI相关品种为主,会注意把握波段机会。2)张雪薇(景顺长城研究精选):全产业链布局, 投资人工智能上、下游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秉承长期投资理念,尊重估值,不追逐短期热点,配置相对均衡;选股与交易是张雪薇最为主 要的超额收益来源,持仓股票中小市值、高成长性特征显著,交易频率偏高,持股集中度近来有所提升。3)刘元海(东吴移动互联):聚焦科 技产业趋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优选细分龙头,选股聚焦技术壁垒、管理层执行力和成长爆发力,注重中长期市值空间而非短期PE估值;选股与交易是刘元海最为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板块配置也有不错表现;持仓股票大市值、高成长性特征显著,交易频率偏高,持股集中 度较高。行业配置上,聚焦AI算力及应用、半导体、智能驾驶。4)周德生(国融融盛龙头严选):通过择时模型调节产品仓位,控制产品回撤 风险;聚焦AI人工智能领域,寻找景气细分赛道;择股坚持价值投资,选择未来现金流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可视性的公司。周德生的超额收 益来源较为均衡,偏好持仓大盘股通过择时模型调节产品仓位,控制产品回撤风险;交易频率高,持股集中度24年来有所下降。近年来行业配置, 从单一光模块向泛算力板块调整,并积极轮动。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