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广东省施行烟草专卖体制40周年暨广东中烟成立20周年专题

如何从一个华南品牌发展成全国性品牌?如何改变广东烟香精味重的传统印象?
近年来,广东中烟不断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质路,营销人员遍布全国,以适销对路,扎根当地的服务精神,让广东的香烟不断地开疆拓土。

一路向北谋发展
“广东双喜刚成立的时候总体的量不大,当时在北方市场还是弱势。” 广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督导督查室钟伟回忆起“北上”的日子时说道。
钟伟从湛江烟厂到广东中烟营销中心到北方驻点,他的工作轨迹一路向北。时至今日,谈起广东中烟的产品在省外的发展经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他仍历历在目。
钟伟回忆:“我是在2004年的5月8号,从湛江烟厂上来广东中烟营销中心报道。”据悉,按照当时的安排,他常驻北京,在北京市场人脉比较熟。据介绍,2008年的12月1日,广东中烟正式成立全国8大区,钟伟竞聘成为了华北区的经理,主要负责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个市场。
广东的香烟在一路向北后遇到了哪些挑战呢?
钟伟坦言,广东的香烟影响力在长江以南,比如,湖南、广西,地理位置上离广东近,吸烟文化上和广东相似的,产品就好卖一些。广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市场管理部杨浩东和钟伟一样,也是常年北上,对于广东的香烟品牌遇到的挑战也有一样的看法。
杨浩东表示,广东中烟的产品毕竟是来自华南的品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力市场是在广东及其周边。曾经负责福建市场五年之久的杨浩东,2016年在福建开拓市场,当时广东中烟的产品在湖南、江西等地好卖。
适销对路寻突破
“广东双喜品牌成立时还不到60万箱,准确来说是2006年才达到97万箱。” 广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督导督查室钟伟介绍,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销量突破100万箱,2010年双喜跨越200万箱大关。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国市场的持续布局,开拓省外市场是广东中烟不断突破的不竭动力。
在开拓省外市场的过程中,秘诀有哪些呢?广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市场管理部杨浩东说:“适销对路。”
杨浩东表示,广东中烟的产品拿出去后,要先看在哪些市场好销,了解各地的商业意愿。如果选中的产品和当地消费习惯不同,甚至产品的外包装的样式颜色也和当地文化“格格不入”,就很难打开局面。
杨浩东认为在两个维度上特别重要,第一个维度是抽起来怎么样,第二维度是从包装的风格上来谈。他举例介绍,像红色的外包装基本上是通用的,因为中国人对红色有偏爱,它代表喜庆、积极向上。还比如说东北人喜欢大花,花花绿绿显得喜庆,还有一些地方注重文化底蕴的,如浙江一带,清新淡雅的风格更受欢迎。
从外到内,最重要的的口味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钟伟与杨浩东都提到了,过去,广东烟的香精味重是一大特点,但是在开拓省外市场时却成了缺点。
钟伟称,广东烟香精比较重,到了北方,当地天气干湿度和广东不同,容易造成味道上的改变,很难打动当地消费者。发现了问题,广东中烟积极应对。杨浩东说:“近几年通过产品的不断改造,从意识上要做全国性的品牌。”
站在广东看全国
广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市场管理部杨浩东强调,一款产品的地方特色太高的话不一定是好事,要做全国性的品牌,不能只局限在当地,哪怕在当地做得再强,也是有缺陷的,首先要从观念上去改变。
广东中烟提出做全国性品牌,不断开拓省外市场。近些年来,广东中烟不断地调整优化产品,从产品口味、外包装上不断投入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杨浩东表示,目前,做得好的全国性品牌基本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特征,就是它本土市场反而是少的,外围市场反而是多的,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局面,广东中烟也正在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站在广东看全国,还离不开广东中烟人在北方市场的深入发展。“除了西藏没去过,全中国我基本跑遍了。”回首职业生涯,广东中烟市场营销中心督导督查室钟伟感慨万分。
钟伟说:“山东下面的所有地级市我不知道跑了多少遍。”据他介绍,广东中烟在省外打拼的营销人员几乎都是单兵作战。“马不扬鞭自奋蹄。”钟伟说,就是在公司上下的努力下,营销人一箱箱的拼搏,让广东中烟的品牌,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完)
下一篇:破解小红书种草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