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米 洛溪/文
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汉芯城)2021年12月底正式排队创业板IPO以来,已三年有余。公司于2023年11月成功过会后,IPO进程停滞一年后,近日提交注册,只待下发注册批文。
云汉芯城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B2B销售业务和PCBA业务,其中,电子元器件 B2B 销售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通过自建自营的云汉芯城线上商城(www.ickey.cn),主要为中小批量研发、生产、采购需求客户提供各类电子元器件产品,收入占比超过90%,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云汉芯城PCBA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包括 PCB电路板、SMT 贴片等在内的 PCBA 服务。公司称该业务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营收占比较低。但是小财米查询公司各版本招股书发现,云汉芯城PCBA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0.85%仅仅增长至2023年的1.30%,从受理稿中公司就称上述业务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五年时间公司该业务收效甚微。而云汉芯城在证监会分类行业中属于批发业,那么以创业板IPO最新标准来看,公司是否符合相关创新标准呢?
2021年至2024年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云汉芯城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3,563.00万元、433,319.83万元、263,709.04万元、122,227.27万元,2021年至2023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0.06%、12.97%、-39.14%,2023年收入出现下滑。公司2024 年度的财务报表《审阅报告》(容诚专字[2025]361Z0137 号)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726.99 万元,同比下降 2.27%,公司收入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4年6月,云汉芯城B2B销售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半导体器件、被动器件和连接器,其中半导体器件收入占比60%左右,被动器件和连接器收入占比均为15%左右。2022年开始,公司半导体器件、被动器件和连接器三大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开始连续出现下滑,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器件平均单价相比最高的2022年降幅47.12%,被动器件降幅33.33%,连接器相比最高价降幅44.95%。公司两款产品单价接近腰斩。
另外,云汉芯城注册稿招股书披露,因客户较为分散公司披露了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与公司签订的金额超过人民币200万元(或200万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金额)的合同。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2023年重大合同仅4项,2024年5项,而此前的2022年为13项。由此推断,云汉芯城的客户群体可能逐渐趋于分散。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3.30元、2.78元、1.61元、0.78元,存在持续下降的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云汉芯城经营业务可能存在不及预期的情况。
当前,云汉芯城所处的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高度激烈且复杂化的特点,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化、供应链重构、技术升级及地缘政治因素等多重影响。头部企业(如Avnet、Arrow、大联大、华强北等)通过并购整合占据主导地位,前五大分销商市场份额已超30%,预计2025年将突破70%;本土企业(如立创商城、润欣科技)主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
随之而来的则是价格战与服务差异化,以标准化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为例,因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率压缩至5%-10%;头部企业转向增值服务(技术支持、供应链金融、定制化方案)以提升客户黏性,例如华强北电子提供一站式采购+技术支持。
而对于云汉芯城来说,其业务主要基于线上商城(www.ickey.cn)展开,而以服务为主的PCBA业务却迟迟未见成效,面对行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其业绩变化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