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评论员 高瞻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带薪年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时间、鼓励弹性错峰休假、探索中小学春秋假等政策组合拳,以劳动者的“时间革命”优化消费时空格局、释放家庭消费潜力。
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当“家庭可支配时间”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体验经济”将释放多元消费潜力;当劳动者不再困于“不敢休”“不能休”的焦虑,消费市场也将迎来结构性变革。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实质是为居民消费创造“时间基础设施”。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夜间消费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和长沙。
以夜经济仅次于京沪深的成都市为例,其夜间消费高峰时段集中在18:00-19:00,夜间消费主力人群为30-35岁的职场中坚,灯光秀、深夜剧场、24小时健身房、夜间自习室等新兴业态,也更需要有完整时间段去体验……
如果上班族没有充裕的下班时间,怎会愉快“夜消费”?如果放任加班文化对家庭闲暇时间的侵占,如何刺激夜间经济、周末短途游等消费潜力?
不过,想要真正从“时间匮乏”转型到“消费丰裕”,还需要突破“收入不足不敢花、时间短缺不能花、供给单一不愿花”的循环。
与此前消费政策大多聚焦“生产端”“供给侧”不同,此次《方案》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就在今年,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667.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实施;稳股市、稳楼市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得到强调;大疆、美的等头部企业也革新举措反对“职场内卷”……
约束“没班硬加”“无假可休”释放消费潜力,稳就业、促增收让居民“兜里有钱”,稳股市楼市、减税降费增强经济安全感,“有闲”“有钱”方能居民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来源:顶端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