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出海“先行者”自述:想在“价格战”中维持利润空间,组串式系统与售后是关键
创始人
2025-03-24 14:22:04
0

科陆电子储能产品公司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Songyu He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只要有项目,不一定是大项目,如欧洲一个20MWh的项目,如果开发商对外公布,就会有20至30家国内公司来竞标,让当地公司很错愕。”

“前段时间在欧洲,我与一些当地开发商聊,他们都很有感触,本来就准备有3-5家公司来报价、提方案,然后他们挑一挑,但没曾想来了那么多。”

“这种竞争先不说好与坏,但却是当下的现状。” Songyu He感慨道。

他是科陆电子(002121.SZ)储能产品公司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搜狐财经与他的对话,发生在北京时间上午11点30分,而身在美国的他,却是晚上8点半。

对此,他已习以为常,白天处理美国、拉美及欧洲等业务事宜,晚上6点开始与国内同事交流,工作时间基本从美国早上8点多开始,持续至晚上12点。

“这样的工作节奏,该怎么说呢,与当下的竞争压力有关,也有业务性质的需要。” Songyu He笑道。

科陆电子是国内出海最早的一批储能企业,2018年便进入美国市场,属于美洲大储市场最先的开拓者。美的集团入主赋能后,又在大力开拓欧洲市场,并布局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对于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所遭遇的难题,这位“先行者”已蹚出一套方法论。

“国内企业初入海外市场,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拿下第一个项目。” Songyu He强调称,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客户在当地要有一定影响力,这对于后续打开市场非常关键。

拿下订单,仅完成项目的40%

Songyu He认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想要做起来,从科陆的经历看,有两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目光要放长远,出海不可能是短期行为,也不会很快见效,要做长期规划,并且要本土化落地。

第二,品牌建设很关键。完成签单后,仅是迈出第一步,订单只完成40%,后续的交付也是重中之重,从国内的备料到排期生产,以及通过物流运到现场工地,,将逆变器、EMS和储能柜等各个部分安装整合,再进行整个系统的运行调试等,最后还要保证售后20年的安全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很多公司是试探性出海,销售人员出来跑一跑,就想拿一些订单。但即使拿下订单,售后服务也需要跟上,所以一旦明确要出海,就要从签单、交付到售后做出系统性规划,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在海外市场做起来。”他分析道。

在海外打拼六七年,科陆对市场开拓已颇有心得,销售人员招聘的基本是有经验的当地人;技术人员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当地市场需求电网有了解,另一部分在国内的团队对产品技术有深入的认知,基本是五五开,各占50%。

“后台的技术支持很重要,特别是提供具体解决方案时,要熟知我们的产品与技术,这方面国内工程师有优势。” Songyu He解释道,如欧洲区域,市场开拓人员均是欧洲各国本土人,因为需要通晓当地语言,主要的市场如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没有当地的人很难开展。

组串式系统是方向,竞争对手能骤减

面对储能行业价格战问题,储能企业如何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Songyu He认为可从两方面破局:

第一, 加快产品研发和更新换代,例如强化海外市场从集中式到组串式储能系统的转型。

第二,强化售后服务,保证客户的储能系统20年安全有效运行。“这个非常重要,只有在海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才会注意到这一点。”

“组串式系统是未来海外的一个重要市场方向。” 他强调,整个储能系统过去都是“直流储能柜+集中式储能变流器+EMS”这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根据市场需求,科陆电子正在开发交流储能柜,即把组串式变流器和电池一起整合在储能柜。

“不管在欧洲还是美洲市场,比如有一个大型项目,去竞标的企业可能有20家甚至25家公司,但真正能做组串式系统的成熟企业,可能就两三家公司。”

“可以想象,如果客户认同组串式储能系统方向,竞争对手就大大减少。我觉得在国内,明年、后年也会有不少公司来研发这个产品。”“科陆电子的组串式系统也在全面面向市场,目前主要面向美洲、欧洲及日本等区域。” Songyu He透露道。

目前,行业打“价格战”非常严重,身处其中的玩家不管是哪一家,都不得不想办法来生存。“从科陆目前的状态来看,只有不断加强产业研发投入,坚持科技创新,产品领先的战略,才可能在低价竞争的环境中寻找差异化来获取一定的利润空间,笑到最后。”

产能出海,通过海外建厂降本

谈到此处,中国储能企业产能出海,通过海外建厂降本的话题也由此展开。

在Songyu He看来,中国在光伏和储能方面能成为全球领先者,与中国的整个产业链完整有很大关系,若要在海外建厂,就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海外人工成本问题,另一个是产业链问题。

根据当下的国际市场环境,如果川普政府关税落地,国内即使有完整的产业链、成本也低,但面对美国高额的关税,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价格被贸易战人为拉高,所以有不少公司计划在海外建厂,如在东南亚建厂。

“尽管海外建厂成本可能会高一些,但相比从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最终的价格还是会相对低一些。” 他指出,科陆目前也在布局,这样就能保证2026年继续支持美国市场。

产能出海,也是中国储能企业解决当下产能过剩的方法之一,但形势依旧严峻。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约为266GWh,而同期储能电芯产能却达750GWh,这里面中国以不到60%的需求和超过90%的产能成为了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从去年全球储能的需求看,咱们国内几家龙头公司一年规划的产能,基本就能满足。我在国外看到有20多家中国储能企业,但有人告诉我,国内真正在做储能电池的公司,可能不止300家,如果将这300家公司的产能叠加起来,可以想象产能过剩的程度。”

曾在海外光伏行业打拼十多年,Songyu He经历过类似的情形。他认为储能行业当下的这种无序竞争,再经历两三年时间,最终也会如光伏行业一般,进入优胜劣汰阶段,优秀的公司会成为头部企业。

“我相信科陆电子在美的集团的多维度支持下,能渡过行业的周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成为其中之一。”

科陆团队3月19-20日参加智利Energyear 2025合影 ;Songyu He供图

搜狐财经与Songyu He对话补充

搜狐财经:科陆提出“深耕美洲、开拓欧洲、布局‘一带一路’”的三大市场战略,当前各区域业务推进的核心差异点是什么?

Songyu He:我们差不多2018年开始进入美国市场,随后从美国打入智利,属于美洲大储市场最先的开拓者,整个市场不但容量大,并且可持续增长,我们也部署了从销售、产品技术、售后运维以及职能支持等完善的本地团队,美洲肯定是加强深耕的主要市场。

欧洲是刚起步,这个市场的特点是分散,有很多国家,现在最重要的是建立团队,然后根据当地团队的判断,对一些主要的市场在布局。可以说,除了美洲以外,欧洲现在是科陆的另一个主要市场;而且,欧洲从今年开始会成为一个新兴的大储市场。

此外,我们现在在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也有相应的跟进。特别是日本,最近大储业非常火,增长极快,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布局。

搜狐财经:欧洲市场开拓的进展如何?

Songyu He:目前公司在瑞典和希腊已经有储能项目的执行和落地。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区域都有不少重点项目在积极开拓。

搜狐财经:团队规模如何?

Songyu He:已经初具规模,市场开拓人员目前比较分散,因为欧洲EU(欧盟)有27个国家,但在储能方面能看到商机的国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意大利,后续西班牙可能也会成为一个主要的市场,主要是这四个国家。

此外,欧盟能源转型很积极,有专项资金投资一些东欧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支持其开展储能业务,这些国家有一些商机,我们也在做相应的布局。

目前,科陆在这些市场的人员基本到位,重点的东欧、南欧国家均有铺排,团队已初具规模,随着后续业务量的提升,如果能够拿到更多订单,会适时增加团队成员。

搜狐财经:面对当前储能出海热潮中的同质化竞争,科陆是如何打造自身优势的?

Songyu He:目前,同质化竞争、价格战非常严重。就科陆而言,我认为有两方面优势:

一是与大量进入储能做电芯的企业背景不同,科陆是做电表出身,对电力市场有深入了解,后来不仅做储能电池,也做(PCS)逆变器,对储能集成系统比较了解,这个我认为是最大的优势。

很多做电动车电池的企业,由于电动车行业在欧美的发展有所减缓,所以都想进入储能行业来分蛋糕。但他们的优势是做电芯,对海外电力市场,电网及整个储能系统的集成并不了解。

实际上,国内的储能企业出海的可能有30多家,但真正既懂储能电池,又懂逆变器,对电力市场还有一定了解的,估计就那么几家公司,当中就包含科陆,这个就是我们的最大的优势,我们会继续深挖并加强这方面的优势。

第二,出海经验丰富,科陆是出海最早的一批储能企业,2018年进入美国市场,2019年就启动了第一个项目,而且还是在美国德州电力(ERCOT)的项目。

所以,科陆不仅对储能产品、市场有了解,更重要的是售后服务,一旦客户购买应用后,怎么样来提供维护,保证储能系统20年安全正常运行,科陆在这方面已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

搜狐财经:相比国内储能市场,海外客户对产品性能、认证标准等要求更高,以及面对不同的人文环境、售后服务等要求,科陆是如何应对这种差异化需求的?

Songyu He:各个市场对产品的认证标准,确实不一样,比如欧洲是IEC,美国是UL认证,而且欧洲不同的国家还有不同的具体标准,如果想进入欧美市场,各种认证都需要做。

科陆对美洲市场比较熟悉,做的相对好一些;欧洲由于刚开始布局,对市场需求准确把控后,才能开发出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满足认证要求。

售后服务方面,科陆在成熟的市场均有当地的售后服务,以美国为例,与第三方工程服务公司建立合作,不止五六家甚至是十多家,通过它们提供售后服务,覆盖美国十多个州的庞大市场,这样能快速响应。

再如智利市场,去年做了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已经完毕,第二个项目刚开始,也在当地找了一家工程服务公司。

这非常重要,项目一旦启动,就要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及售后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赢得客户,希望客户的下一个项目也来找你。

搜狐财经:美的集团入主后,在哪些方面对科陆进行了赋能?未来是否计划借力美的海外渠道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Songyu He:美的对我们的赋能可以从四个方面讲一下:

第一,在资金财务上的支持包括通过注资和借款来减少现金流的压力,也提升了银行信用额度,能够针对科陆规模更大的项目提供银行保函。通过母公司的赋能解决科陆Bankability可融资性,消除客户对合同长期履约的顾虑。

第二,在管理上,通过借鉴美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了整个管理的效率。美的集团是世界500强,但团队管理文化从上到下层级少flat,只以结果为导向。

第三,制造方面通过数字化、制造物流优化、工艺管控优化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科陆储能智能智造的能力,交付时间大幅度缩短,成本也大幅度降低,而质量也变得更加可靠。

第四,美的海外的全球化服务网点帮助科陆储能的服务范围的延伸。而海外的销售渠道也有效帮助科陆欧洲工商储市场有效地开拓。

搜狐财经:20年保质期是行业普遍的标准吗?

Songyu He:前段时间还有企业谈的是15年,现在基本朝20年这个方向发展了。很多公司,特别是一些大型客户,包括一些投资商、开发商和电力公司,都是要求20年。

光伏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我还记得很清楚,很多年前是25年保质期,过去几年已经延长至35年的寿命。

搜狐财经:储能出海业务对科陆整体业绩的贡献预期如何?未来三年,海外营收占比目标是否明确?公司今年的出海目标或规划是什么?

Songyu He:我觉得出海业务贡献的业绩至少占储能业务的50%,科陆出海确实比较早,也比较成功。

另外,基于美的的赋能,团队目标和路径也越来越清晰,今年目标还是希望有一个大幅的增长,我们还是希望在美的集团的支持下,将科陆打造成头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岭南控股(000524)202... 原标题:岭南控股(000524)2023年年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昔日百亿“大牛股”退市!连续财... 9月19日,昔日百亿市值园林上市公司*ST美尚(300495,股价0.13元,市值8765.6万元)...
蚂蚁组织架构大调整:新成立数字... 再次求变的支付宝开启轮值总裁制 据界面新闻报道,12月23日,蚂蚁集团发布全员信,宣布为加速双飞轮...
抖音16号直播带货日榜:刘媛媛... 原标题:抖音16号直播带货日榜:刘媛媛销售额第一 【直播带货日榜】是鞭牛士和三...
5 年 CGM 从业者的行业观... 原标题:5 年 CGM 从业者的行业观察:我的观点将令你大吃一惊! 作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