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又是一堆人找下跌的原因。
上周五,A股暴涨上3400。我就明确说了,涨得莫名其妙,反正我水平不够,找不到原因。
你硬要找,也能找到,但没意义。你当初找到了,现在跌了怎么说,来回打脸罢了至于周五说什么股指交割导致下跌的,你看看就得了,别真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多空对冲早已形成精密平衡,交割日效应在成熟市场的数据回溯中从未显现统计学显著性——这不过是下跌的借口罢了。
我前两天分析过,3400点的A股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了。
而且我也给大家算过,3400再往上涨,投资机会得降到B级。我把投资级别从好到坏划分为S、A、B、C、D。B级约等于鸡肋级。
这段时间,我密集给美股、印股和国内债券平反,不再看空。很多朋友不以为意,动不动就东升西降了。
其实,A股和港股在大涨,但人家在大跌。一来一去,尽管美印股市和债券也没跌出很好的机会,但至少不该被看空了。
说回A股。
今天在宏观层面给大家一个判断——下跌是好事,回调就是机会。
下图是过去10年中国的狭义和广义赤字。所谓赤字,你可简单理解为政府对经济的刺激程度。
2022~2023年,为什么A股很糟糕,部分原因是中国在疫情和地缘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面前,不仅没有大的刺激,还有所收缩。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赤字,都是减少的。广义上,每年要财政刺激少个1~2万亿。
更糟糕的是,与此同时,楼市销售还是大幅下降的。看楼市销售额,2021年:18.1万亿;2022年:13.3万亿;2023年:11.6万亿;2024年:9.7万亿。
楼市每年的减量效应,2022年接近5万亿,2023和2024年在2万亿左右。
财政在收缩,楼市也在缩减,全都是减量。这股市能好吗?
以上这些,在2024年,开始逆转。
财政刺激重回增长。2024年只是开始,2025年更是在2024年的基础上大幅增加。
广义财政赤字率拉高到了9.8%,这是个比2020年疫情更高的数字。
同时,楼市的销售额已经降到最高点的一半,再往下的空间越来越小,降速越来越缓。
别的不说,这两板斧下去,股市就很难跌了。这也是为什么2024年A股和港股能够绝地反击,甚至还有点强势。
而第三板斧才到AI这些新质生产力。
腾讯最新财报前天发了。去年4季度,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加了200~300亿。这些开支主要就是用于AI。
按照这么个趋势,腾讯今年会在AI上多支出1000亿。注意,这还只是腾讯一家,其他各家互联网包括实体企业都会加大AI开支。那就不是1000亿了,那是好几千亿,乃至上万亿。
到这就有意思了。你要跳脱出企业思维,从社会层面来思考问题。企业利润对社会经济增长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就是利润躺着账上,自己不用也不发给股东,就这么存着。
这也是中国企业被诟病最多的点。
但这些年改观很大。在政策支持和股东呼吁下,从互联网到消费,再到煤炭水电等红利股,分红力度都在快速上升。
去年的中概股低位,腾讯的综合股息率(包括回购)接近6%,阿里超过10%。
煤炭、电信和家电,股息率起步都是5%。
所以我去年2700最低点就分析过,现在其实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回报最高,同时还是募资最少的时候。只是当时没人信罢了
这
就到了第二重境界,钱终于动起来了,转移到了股东的账上。
但这里面也是有问题的。
像中概股,部分股东是境外的,钱流到境外去了。
就算是境内股东,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拿到分红了,他可能也是存起来,他不花。他不去会所,不去洗脚,甚至沙县小吃都不舍得吃。在家做面放个蛋都要犹豫半天
钱还是没有流动起来。
而最后才是第三重境界。
那就是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开始资本支出。比如搞AI和机器人这些,就得买服务器、招工程师、投资初创企业。
这下子钱终于真正滚动起来了。
所以,企业的利润是不变的。但不同的使用方式下,对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明显差异的。
而最后一种方式即AI等新质生产力给经济带来的强大推动力,这个量已经到了万亿级。
总之,三板斧下去,股市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A股和港股上车的点位只会越来越高。
沪指不是一个准确衡量A股的指数,但可以用沪指形容下——2700点你爱答不理,3000点你恍然大悟,以后3300点你都追悔莫及。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国人的钱是出不去的。或者说,贸然出去,最终很可能也是被割韭菜的命。因此到头来大家还是得玩国内的这些资产。但2%收益率的存款、理财、债基和保险,性价比实在太低了,堪称鸡肋中的鸡肋。而且你爱买不买,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所以我真心希望股市能跌出好的机会,跌出恐慌给大家买入。这波能回调多少,我不知道,一切皆有可能。可那又如何呢,回调越大,机会越确定。
必要的时候,我会通知大家把仓位逐步加回来的。摔杯为号!
报下格指2.15,投资机会A-。放心,跌到A+我会提醒大家的。感谢点赞、在看和分享,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