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甩掉港口这个麻烦,结果没成想,最后却招来了更多的麻烦!
李嘉诚这次,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被国人、媒体甚至是港澳办接连点名怒斥,声誉一落千丈不说。
就连长和集团的市值也来了个“超级大跳水”,短短11天就蒸发了超过300亿港元。
李嘉诚损失惨重,而交易的另一方,美国的贝莱德财团却神奇的从这场争端中美美“隐身”。
更神奇的是,深扒后有网友居然发现,这个所谓的资管集团,居然早已在中国有所布局。
从互联网到保险,从银行到新能源,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的背后居然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这个买港口的贝莱德财团,究竟在中国下了怎样一盘棋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个管理资产超过10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巨头,华尔街中的大哥大,在美国地位举足轻重的贝莱德。
它在中国的布局也堪称是“树大根深”,几乎大家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能与它相挂钩。
在外卖行业独占鳌头的美团,贝莱德凭借自己将近3.32亿股的投入,拿下了第二股东的宝座。
身为网络搜索行业的龙头,百度集团同样是贝莱德的落子目标,他也如愿以偿,成了百度的第二股东。
同样被它占据第二股东席位的,还有身为电子产业的“顶端企业”之一的联想集团。
除了这些“二股东”以外,贝莱德在其他产业领域,或是同类型尖端公司中,也有相当强的地位。
身为车企新势力的理想、小鹏和蔚来,它提前布局,成为了这三家车企的第五大股东。
腾讯、小米、李宁、京东、比亚迪、拼多多、阿里巴巴甚至还有哔哩哔哩,贝莱德也在其中占有优势地位。
也就是说,国人每点一次外卖、每上一次网,又或是在网上买一件东西都能给贝莱德带来惊人的利润。
但这些还不是结束,贝莱德的“商业棋盘”远不止于此。
大家想买保险,鼎鼎大名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第五股东就是贝莱德,不想选平安,友邦也是贝莱德的持股对象。
想去银行存钱理财,那更是不用担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也是它持股的对象。
就连吃饭时想喝个小酒,无论你是想喝白酒还是啤酒,贝莱德的投资总有一款适合你。
毕竟不管是贵州茅台、五粮液,还是青岛啤酒,又或者是华润啤酒,贝莱德基本上都有持股。
图片来自网络
衣食行都有了,住也不是例外,早在2018年,贝莱德就曾经在上海投资了两座写字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自己干之外,房产巨头万科,也同样是它持股的对象之一。
这么算下来,“衣食住行”这四个对国人来说最重要的领域,贝莱德已经悄悄的在全都在里面“扎了根”,这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当然,贝莱德在中国的各种持股,虽然让人冷汗直冒,但归根结底,也还是正常的商业交易。
但这次的港口交易,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也没这么“单纯”了。
一般来说,中国乃至国人,对正常的商业交易是不怎么管的。
所以之前虽然很多人知道,贝莱德在中国各个龙头企业悄悄扎根,但也没人说什么。
可是这次的情况却不同,这次港口贸易的背后,似乎另有其人。
为什么这么说,从前文不难看出,一般情况下,贝莱德的投资更倾向于那些在各自领域已经独占鳌头的企业。
也就是说,比起港口这样的交通设施,他们更可能去投资那些在物流运输方面比较厉害的企业。
毕竟贝莱德只是一个资管财团,从目前情况上来看,它似乎也没有转行干物流运输行业的意思。
那么这次贝莱德向李嘉诚购买港口的行为,就显得有些可疑了。
尤其是在两个月前,特朗普才刚刚“威胁”过巴拿马政府,声称不排除会采取军事手段夺回运河这个节骨眼上。
虽然当时巴拿马政府严词驳斥了特朗普所谓的“收回论”,一句运河主权属于巴拿马,更是让美国官方“无话可说”。
但显然,从美国政府在此之后的做法来看,他们并没有对此死心。
而贝莱德,或许正是美国政府,妄图获取在巴拿马运河航线主动权的一只“白手套”。
或许有人疑惑为什么会这么说,其实很简单。
作为一个资管财团,一直以来,贝莱德与美国上流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而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就在港口事件期间,贝莱德的首席执行官还曾经专程前往白宫拜访。
他到底是去白宫干什么的,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事,一切可想而知。
说起来,借着资本力量参与政治博弈这种事,美国政府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2006年,中信太子爷巨款拍下澳洲铁矿,还在当地建立了港口,本以为能借着中国基建的东风赚的盆满钵满。
结果没想到还没正式完工,美国却爆发了次贷危机,导致中信巨亏,最后只能无奈贱卖资产。
但中国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失去重要位置的港口,导致国家关键资产的流失,这样的“剧本”可不能再次发生。
为此,香港《大公报》连番怒斥李嘉诚,港澳办更是多次援引文章,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李家超更是放出狠话:
“做生意可以,但是任何交易都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么看来,美国和贝莱德想用资本手段“暗度陈仓”,拿下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只怕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