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的江湖中,总有一些 “黑马” 企业,默默耕耘。但一朝发力,定会惊艳众人。
聊城,这座历史悠久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即将迎来一位资本市场的新面孔——山东德海友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它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还稍显陌生,但它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与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一下这家企业以及准备上市的情况。
藏在聊城的 “潜力股”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上市公司往往是那些名声在外、广为人知的行业巨头。
然而,山东德海友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却像是一颗藏在贝壳里的珍珠,虽未被大众广泛熟知,却早已在行业内熠熠生辉。
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8 年,别看成立时间不长,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
短短几年间,就已经在高端装备零部件制造和高分子材料两个领域站稳脚跟,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分子载体高性能节电龙带、氟硅新材料、光伏硅胶板等产品的科技型企业。
而且,它还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山东省晨星工厂,手握 26 项专利,荣誉和技术实力双双傍身。
从市场表现来看,德海友利新能源的产品畅销全国,还远销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西班牙及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也赢得了一席之地。
就拿它的硅胶板产品来说,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真空层压机,层压次数达到 1 万次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达 15.5% ,得到了国内头部光伏企业的高度认可。
国内能生产高分子材料载体高性能节电龙带的规模以上企业仅有 3 家,德海友利新能源已发展成为行业内国内规模最大的生产厂家,妥妥的行业 “隐形冠军”。
牵手科研院所,解锁创新密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德海友利新能源深谙这一点,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秉承 “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谋发展” 的经营理念,建有 1300 平方米的特种氟硅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为了站在技术的最前沿,德海友利新能源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联系。
与天津航天机电研究所合作,让公司的技术研发有了更广阔的航天领域应用视角;和青岛科技大学携手,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
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就像是给德海友利新能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它能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在众多合作中,与武汉中科先进院合作的 “高性能有机硅皮革” 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高性能有机硅皮革具有无毒性气味、可循环使用、阻燃性能高、综合性能优异等特点,可以替代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传统皮革,降低合成革产业对石化资源的依赖,正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
目前,该项目总投入 8000 余万元,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设完成,完成了产品试生产,预计今年 5 月份就能实现量产,届时项目第一期将全面落地,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迈向资本市场,开启新征程
近日,聊城市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显示,德海友利新能源与天风证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计划 2026 年在北交所挂牌上市。
这绝对是个消息,在聊城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于德海友利新能源来说,上市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投入到研发、扩大生产等关键环节,加速企业发展。
上市也是一个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绝佳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家来自聊城的优秀企业;上市还能规范企业治理,完善企业管理体系,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稳健。
从聊城的角度来看,德海友利新能源上市后将成为聊城的第八家上市公司,为聊城的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聊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影响力。
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聊城企业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快速发展。
在资本市场的赛道上,德海友利新能源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未来可期,前路漫漫亦灿灿
展望未来,德海友利新能源充满了无限可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随着 “高性能有机硅皮革” 项目的量产和市场推广,有望打破传统皮革市场的格局,引领绿色环保皮革材料的新潮流。
而在高端装备零部件制造领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当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德海友利新能源需要不断保持创新的活力,紧跟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在上市的征程中,也需要应对各种挑战,确保顺利登陆北交所。
但无论如何,德海友利新能源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相信定能在资本市场和行业领域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聊城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