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
报告共计:45页
《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围绕绿证的概念、核发、交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提供了指引。
1. 绿证基础概念:绿色电力一般指符合政策要求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电量。绿证是证明绿色电力环境属性的标准化电子证书,每1000千瓦时电量对应1个绿证。其具有唯一性、权威性、通用性,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溯源,避免环境价值重复计算。
2. 绿证核发规则: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管理、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核发绿证,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进行。核发范围涵盖已建档立卡的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可交易绿证范围有明确界定。绿证按月核发,有效期2年,特殊情况有不同规定,且核发方式多样,依据电量数据来源确定。
3. 绿证交易机制:绿证交易标的物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卖方为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买方包括各类符合规定的主体,境外部分可参与。交易模式含绿证单独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有挂牌、双边协商两种方式,可在多个平台进行,价格由市场形成。绿证可跨省跨区交易,但现阶段仅能交易一次。
4. 绿证应用场景:绿证可用于声明绿色电力消费、绿色电力消费认证,还与能耗双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碳市场及碳核算等政策衔接。在国际上,其认可度逐步提升,中国也参与编制多项相关标准。
5. 绿证核销与系统管理:绿证核销确保环境属性唯一性,中国绿证在特定情况需核销,核销后生成含详细信息的证明。绿证账户用于管理绿证,与操作账号功能不同,还有建档立卡系统为绿证核发提供基础支持。
绿证制度在引导绿色电力消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意义重大,随着相关机制不断完善,绿证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转型 。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