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下一个万亿蓝海!
国家层面将深海科技纳入重要发展战略,明确深海科技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制定深海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深海科技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
据上海市海洋局消息,上海将激发蓝色活力,做强现代海洋经济。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海洋科技的飞速发展,深海科技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望开辟出一个规模达十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技术创新与突破
深海探测技术:
我国在深海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万米深海,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新型探测设备和技术不断涌现,提高深海探测的精度和效率。
深海资源开发:
深海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开发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为深海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奠定基础。
例如,我国科学家在深海热液区发现新型生物资源,为深海生物制药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深海装备技术:
深海装备技术不断创新,如深海机器人、深海钻探设备等,为深海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华为等科技企业与海洋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深海装备技术的智能化升级。
产业发展进展
海洋新兴产业崛起:
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例如,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海洋新能源项目不断落地,为海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产业升级:
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深远海养殖、智慧渔业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海洋渔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海洋经济市场规模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0年的报告,全球海洋经济规模在1970年代约为1,100亿美元,而到2000年代已增长至约3万亿美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40年间增长了约27倍。若按名义价格计算并结合通货膨胀等因素,实际增长倍数可能更高。
中国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保持稳步增长。
例如,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从产业结构来看,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和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均有所增长。
其中,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显示出海洋经济正在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相关概念股梳理:
天海防务
上海本地股,军用海洋防务商,主要海工装备产品有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AUV)系列产品、投弃式温深探测系统(XBT)、主被动声呐等,为水下探测体系、立体海防体系等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振华重工
上海本地+央企,海工装备核心配套件国产化能力国内第一,第一家国内出口铺管船整船产品的公司,海工装备业务方面,主要产品包括大型浮吊和油气平台部件,并自主研制世界最大起重量1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振华30。
中海达
在海洋测绘、水下地形测量等方面有技术积累,可支持深海探测和资源开发。
中国船舶
涵盖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等业务板块,是船舶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集集团
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业务涵盖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等。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深海科技”最强独角兽,独家核心牌照在手,股价有望翻倍!
1、官方认证!公司智能系统获CCS中国船级社重要证书,且在海洋及航海传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
2、公司正式与三航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探海底数据中心新发展,海底算力最大供应商。
3、并购重组在即,收购某海洋科技公司100%股权,重大事项正在稳步推进中。
4、机构游资火速单日2亿抢筹,底部十倍放量,多方涨停炮打开上升通道,连板行情一触即发!
为了不打扰主力布局,想知道答案的朋友去蚣zhong号:菲菲挖题材。深知各位小散户不易,愿意与大家共同前行!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