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币连续意外贬值!
美元降息如约而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逼近了7.3大关。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山大,美元的强势也让其他货币感到了‘压力山大’。不过,从数据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并不大。
长远来看,汇率的稳定还是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全球货币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能否继续?其他货币有没有机会上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觉得,在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面前,我们得保持冷静。
二、蓝筹股逆势上涨,多只银行股创新高。
蓝筹股再次集体逆流而上,银行股领涨,板块指数高开高走,放量大涨超过2%,创下2个半月来的新高,离10月8日的历史最高点只差临门一脚。
截至今天收盘,所有银行股还是全部破净。民生银行的市净率最低,只有0.33倍。而且,所有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都低于10倍。
三、复盘来看,今年以来,微盘股分别在2月、4月以及6月经历了三次恐慌大跌。
第一次是1月底2月初,DMA业务引发微盘大跌;第二次4月新“国九条”后,市场对退市标准有所误解引发一轮踩踏;
第三次6月是在监管对于问题公司的集中问询,短期内ST股增加,让有小市值公司暴露的资金抓紧“逃离”避险。
四、商务部一锤定音,正在加紧制定明年“两新”相关政策!
两新政策是指“企业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自推出以来,效果确实非常不错的。这个主要利好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方向。我个人看好的是消费电子的补贴支持,在AI+华为手机的崛起下,明年产业的基本面可能反转。我看到一个全国各地手机国补的消息,力度还是很大的。
新能源汽车+家电今年有点透支了,基数也比较高,明年超预期有点难。汽车主要看小米、华为系的增量,比亚迪在海外的突围;家电看美的、海尔出海的成绩,格力感觉压力会比较大。从大会定调看,明年内需消费排在第一,如果要大力刺激消费,光靠两新政策是不够的!期待接下来一些其它的大招,比如首发经济、印发经济,旅游等具体政策的落地。
五、自北京证监局批准高盛在华销售证券投资基金后,英国量化“三巨头”之一的宽立资本近期完成私募登记,今年外资投资中国的私募已经有9家。
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开放所释放出的强大吸引力。同时,这也有助于丰富中国投资者的选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与投资需求的客户群体,有很多投资者表示如果高盛发基金了,他们一定会去买一点。
然而,在拥抱外资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也需持续保持高效的监管能力,外资活水源源不断,也要确保市场有序运行,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保障我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撰稿、收集数据不易,觉得有帮助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分享♝、点赞,支持一下,谢谢!也可点击收藏,方便日后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