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国际旅行和旅游业的重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旅行模式转变
- 国内游升温:疫情期间,出国游受限,国内游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如韩国 4 月份计划乘飞机旅行的人中有 3/4 是国内航班,而以往这一比例只有 1/10.
- 小众目的地兴起:避开热门景点趋势增强,乡村度假、郊外等小众目的地需求大幅上升,游客更愿探索小众、人少的地方.
- 出行方式变化:中国出境游中选择游轮出行的游客数量逐渐增加,过去主要依赖飞机.
行业运营变革
- 预订模式调整:航空公司和酒店以往靠客户预付款运转的模式难以为继,需提供更灵活的取消条款.
- 服务方式改变:减少接触成为自救选择,酒店采用自助入住,取消自助餐,飞机餐饮服务缩减.
- 卫生安全重视:游客对卫生安全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旅游地和企业需在卫生安全方面采取更多措施,如加强清洁消毒等.
旅游产品创新
- 数字化体验增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广泛应用,让游客在家就能享受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智能导览、在线预订等新技术也使旅行更便捷.
- 主题旅游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不断开发,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市场格局变化
- 地区复苏差异:2024 年中东、中美洲地区领跑复苏,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复苏相对较慢,不过中国出入境游市场在 2024 年呈现出双向回暖态势.
- 企业分化调整:旅游细分行业呈现分化趋势,部分企业通过创新举措实现较好发展,如一些酒店推出特色服务吸引客源,而部分企业则面临困境甚至被淘汰.
政策环境改变
- 签证政策放宽:各国为促进旅游业复苏,纷纷放宽签证政策,如中国不断扩大 “免签朋友圈”,2024 年 11 月 30 日起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对保加利亚等 9 国试行免签政策.
- 行业扶持政策:各国政府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旅游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