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在海南举办的“AIIC2023 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来自安徽巢湖的储长伦受邀作为经销商代表进行分享,50岁的他从实战中摸索出的打法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大家都对一个新商、用一个新品牌撬动壁垒森严的安徽光瓶酒市场;并在四年时间里实现年销售额从零到2000万的故事充满兴趣。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储长伦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销售经验的酒业老兵。2019年3月,他来成都参加糖酒会,彼时他的身份是安徽某大型酒企省区经理,他需要了解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一手信息。
人头攒动的会场,一个简单的展台前围了很多人,大家都在看两款外观标注着明显数字的光瓶白酒,“19”和“39”代表“三年粮食基酒含量占比”,而零售价也都在50元以下。这在当时的白酒行业,是破天荒的做法,没有品牌如此直白。现场围观的储长伦一眼心动,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他敏感地察觉到这款产品未来一定会在光瓶酒赛道上发动一场革命——“这是创业者的一次绝佳机会。”
“回来后,我就开始做准备工作,递交辞呈、联系厂家、组建队伍,当年国庆节后终于回到巢湖,回来后迅速拜访安徽销区负责人,把自己的优势和决心诚恳的做了表达,经过三轮的接触,终于争取到了机会,接下来,签合同、打款、找仓库、注册公司,等一切筹办好,已经临近春节,疫情爆发,2020年3月10号巢湖解封,11号铺市。从此开始了我和光良的故事。”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事实证明,储长伦的直觉没错。名不见经传的光良,将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持续搅动着光瓶酒江湖,经过四年的发展,它不仅没有被疫情击垮,也没有被传统光瓶和名酒光瓶挤压到失去生存空间,甚至挤入新一线阵营,成为了主流光瓶酒市场绕不开的存在。
01
初入江湖 引发期待与打量
据中国酒业协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3-2019年,光瓶酒市场规模以13.8%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从352亿元增长至800亿元左右;而2019年至今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达17%,规模即将超过1300亿。
现在来看,2019年无疑是光瓶酒市场的分水岭之年。白酒资深经理人刘立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9年春糖)是中国白酒正式进入转型升级新时代的里程碑,白酒发展的新周期已经到来,其突出特点为:产品升级、价格占位、模式创新、品牌将进一步分化、集中,品牌格局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光瓶酒升级迅速,价格带逐渐拉长分层,盒酒逐渐没落,正式进入光瓶酒爆发期。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光良似乎成为了站在风口上的猪。先是“3个月自然动销100万瓶”,再到“春糖首亮相斩获500多订单”,不仅吸引了大量媒体及业内人士的注意,也受到了资本的期待与打量——这款试图改变光瓶酒行业格局的产品,到底能走多远?
从官方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到,即便在出道一年后就遭遇疫情,光良发展速度依然惊人:上市第一年终端销售额5.8亿;第二年达16.35亿;2020年和2021年相继获得高瓴资本、BAI、XVC等多家投资机构数亿元投资......
争议也随之而来,网红酒、玩概念、重营销……媒体习惯称之为光瓶酒中的“叛逆者”或者“探路者”。而围观者也发现,光良并不将自己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光瓶酒,而早已把目光瞄准了百元左右价格带的低端盒装酒市场,准备切割更大的蛋糕。它给自己的定位是“国民自用酒”。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但显然,此时光良的市场能见度并不高。2021年8月,《谁在喝光良?》一文提出了大众的疑问,在走访了数家光良经销商及终端门店后,文章得出结论“光良之所以能成为“国民自用酒”,不仅是因为人人都适合喝,人人都愿意喝,更重要的是,光良在品牌、价格和品质的三者平衡关系中,给出了一个能连接其所有用户的选项,下至十元光瓶酒消费者,上至千元高端酒消费者,并且口碑在消费者之间能够口口相传。”
而到了2023年11月,在《“出道”五年,是时候换个角度看光良》中,评价光良:“从最初被称作“黑马”,到业内专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再到如今被头部酒企视为主要竞品,光良成为白酒行业内近十年来少有的,真正意义上被行业普遍认可的新创品牌。”
在出道的第五年,光良成功进入光瓶酒赛道的核心竞争圈层。
02
闯荡江湖 光良的方法论
近年来,光瓶酒市场的激烈有目共睹。作为曾经的翘楚,东北传统光瓶酒屡现颓势但依然强劲,名酒企们也纷纷推出光瓶产品,冲击下沉市场,而区域光瓶也在虎视眈眈......一时间,刀光剑影,好不热闹。
新生不过几年的光良能在围剿中活下来,自然不仅是风口和运气。品牌创始人赵小普曾说,“花开在树梢,果落在地上”,在看不到的地方,光良始终保持着品牌建设、市场打造两条腿走路。
在品牌建设上,绕不开的是光良的“轰炸式”大剧营销,光良花了三年的时间,同构独家研发的“3S选剧模型”,植入合作了《八角笼中》、《心居》、《底线》、《后浪》等几十部热播影视剧,打造饮用场景,与消费者深度互动,以时间换空间,缩短了品牌培育时间。
此外,更有签约奥运冠军邹市明为品牌代言人;与国家级IP敦煌博物馆跨界联名;甚至还推出了品牌字体“光良-干杯体”等“不务正业”的品牌动作……这些看似小而散的事件,最终构建成了光良独特的品牌辨识度。
在终端建设上,光良在融合了传统光瓶酒品牌的打法后做了升级创新。先是锁定二、三、四线市场的副食店、烟酒店、餐饮店铺货,更快更直接的触达消费者;再通过数千场线下活动,奇袭各大市场的餐饮餐桌。截至目前,“一桌好饭”品鉴活动已累计举办220多场,联动终端5万多家;“我在夜市喝光良酒”推广活动已累计开展9100多场,联动餐饮商家7000多家,品鉴人次近11万。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如储长伦所说,安徽市场向来难攻:地产品牌众多,护城河很深,但百元价格带内的光瓶酒没有一个主流产品,几大上市公司虽有产品占位,基本都不太重视,给外来品牌留下了机会。正因如此,光良的全国化战略和独树一帜的全新打法抓住了机会,作为经销商只要把执行这个环节抓好就行了。
“无论是大剧营销,还是线上短视频平台,抑或是市场渠道,我们的方法论都是加一,在传统的基础上多走一步。从大角度上来讲,我们有自己的杀手锏,同时,在大家都做的事情上,我们做了一些微创新。”11月底,赵小普在接受搜狐酒业采访时提到。
03
立于江湖 走向成熟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个好产品,一个好厂家,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谢谢光良!”储长伦在分享结尾如是说。关于未来的市场规划,他说会将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市场的深挖,二是餐饮渠道的深耕,三是非传统渠道的开发。截至目前,目前光良已在全国布局30多个省份,覆盖约100万个终端网点,5年时间累计销售3亿瓶酒。
面对外界时常将光良与其他竞品做对比,赵小普不止一次地强调:“做光瓶酒就是苦活累活,需要把酒一瓶一瓶地卖出去。对光良这个新品牌来说同样如此,市场耕耘远比其他产品更难。”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光良加速发展的这五年里,有不少老商和新商都选择加入光良,逐渐强大的品牌势能帮助市场筑牢了护城河,良好的市场反馈又进一步反哺了品牌。
在品牌和市场之外,光良的生产端也在暗中蓄力。早在初创期,光良就已开始规划产能投建,目前,光良在蒲江的酿酒基地二期项目已于去年11月投产,占地46000平方米,投资规模3亿元;在建的2.2期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位于“大塘酒肆—中国大塘·品牌酒企西部基地”的三期也将进入施工阶段,计划2025年5月投产。
前不久,光良首次上榜《2023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榜》,并以9500万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69位,这一切都意味着光良开始走向成熟。
写在最后:
无疑,光良不仅踩中了确定的行业风口,也顺应了高品质光瓶酒的时代主流,从这个维度看,光良也是时代的产物。
光瓶酒赛道的巨大潜力,将持续吸引众多酒企的眼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个赛道上将会有更多酒企入场,其中也许会有光良的模仿者,也许会出现比光良做得更大的新品牌,但是,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光良。
作者|Aimee 王含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