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着多重压力,国内经济基本面呈现前高后稳的走势。
大环境下,2023年债市先牛后熊,但就市场回报看,债券市场表现总体仍要略优于权益市场。
将至已至,未来已来,历经市场一整年的跌宕起伏之后,2024年债券市场将如何演绎?又会面临着哪些风险点?近期各家机构纷纷发表投资策略,本文综合各大机构观点,从债市复盘、市场展望和配置策略三个角度切入,为投资者梳理2024年债市投资方向:
2023年债市先牛后熊,8月底以来,资金面边际偏紧,期限利差明显收窄。银河证券复盘2023年债市走势发现,今年以来,以8月为界,债市大体可以拆分为1-8月中上旬的利率下行,以及8月底至今的回调,驱动逻辑由经济修复预期主导切换至近期的债券供给冲击带来的资金面偏紧。
对于2023年利率走势,国开证券分析称:从实际情况看,2023年房地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货币政策从二季度开始超预期宽松,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年走势呈现“N”型。
但就市场回报看,2023债券市场表现要略优于权益市场。华安证券分析称:从大类资产整体来看,今年以来,经济复苏情况不如预期、各项基本面数据偏弱、政策力度偏宽松叠加股市不确定性较大。进而导致权益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等风险资产下跌情况明显,尤其是权益市场波动较明显,而市场风格偏向于选择抗风险策略的债券。
民生证券复盘2023年债市行情,认为债市呈现的几个特点尤为令投资者关注:
综上机构的分析,总结回顾债市的2023年,国内经济全年波折修复,基本面整体走势高开低走。与之相对应,2023年债市表现与经济整体互为镜像,债市先牛后熊,收益率先下后上。
而站在年末时点,2024年债市如何展望?我们进一步来看机构分析。
二、2024年:不确定加大,利率中枢预计全年震荡下行
1、资金面:跨年资金利率先上后上,全年波动性加大
(1)跨年时段往往存在流动性缺口、资金利率先上后下
天风证券通过复盘2018-2023年发现,岁末年初流动性容易偏紧,特别是春节前现金需求量较大。春节前后资金利率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大,但一般会先上后下,阶段性扰动并不会一直持续。影响春节前后资金利率直接原因是信贷开门红、政府债供给、财政存款投放等因素,相比于政府债供给,财政存款投放对于资金面的潜在扰动更大,但决定资金利率中枢的关键则在于央行。
中信证券回归审视历史上跨年前后流动性缺口,发现元旦、春节前后资金利率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回顾2018年以来元旦、春节双“跨年”阶段流动性市场走势,银行MPA考核、现金需求多增压力下资金利率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而央行数量工具积极是常态。预计明年1月流动性缺口在2.3万亿以上。
(2)2024年全年:资金面波动较大,宽松与否出现分歧
再往后进一步看,2024年资金面整体如何?
华安证券认为,展望2024年,资金面和流动性或难以偏紧,主要原因有:
民生证券也认为,于资金面而言,随着2024 年宽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流动性仍将维持合理充裕,但期间在政府债发行、信贷投放、金融监管等因素扰动下,资金阶段性波动或有所加大。
但也有机构认为资金面可能会偏紧。兴业研究展望2024年资金市场,认为经济的持续修复仍需货币政策呵护,资金面无大幅收紧基础,但在“防空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考量下,资金面或均衡偏紧,具体需要关注银行体系资金融出规模情况。同时认为,2024年资金面波动或较大,特别是在债券发行靠前发力的背景下,上半年资金利率或不时紧张,若大方向上资金“防空转”基调未变,资金利率很难再现2023年宽松水平。
另外,机构提醒,2024年资金面情况需要关注央行动作。天风证券认为,展望后续,资金面客观扰动在于信贷、政府债、财政存款等波动,但关键是央行的态度和行动。
综上看,机构普遍认为2024年资金面波动加大,但对于是否宽松上出现分歧,需要关注央行具体动作。
2、2024年利率怎么走?
多数机构认为2024年利率有望震荡下行:
但对于利率的走势,也有机构持相反观点:
整体节奏上来看,多数机构认为债市利率会整体前高后低:
综合来看,多数机构认为2024年债市利率震荡下行,但存在不确定性。整体节奏上,普遍认为先上后下。
3、债市面临的风险点
机构在对2024年债市展望时,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债市将会面临些不确定性因素,那2024年的债市面临的风险点有哪些?
1、2024年债券市场如何配置?
国海证券认为,总体来看,城投债缩量格局,理财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信用债市场预计延续资产荒,其中地方化债、资金面、资本新规等因素将持续扰动信用债市,考虑到信用债短端当前性价比逐渐走低,建议重视信用债拉久期操作。
平安证券建议关注短久期高票息策略及信用挖掘方向(关注国企产业债、城投行业、银行二永等品种)。
国投证券认为展望明年低收益格局继续延续。过去十数年,信用周期起伏跌宕,票息回报顺势而行。然而,地产处于慢修复,城投与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表难免受损。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隔离不同部门风险联动,同时铸就了低收益格局的雏形,赚发行人的超额收益将越发艰难。2024年,信用环境的不确定性尚在,资产配置端的挑战不言而喻,票息资产配置,城投债、国股行二永债、小众金融债(特别是城农商行次级债及保险债)、产业债(头部企业)四大方向值得关注。
2、个人投资者如何配置可转债?
相比于其他债券品种,可转债是个人投资者参与较多、投资门槛相对较低的债券品种。关于2024年可转债的投资策略,机构又有哪些建议呢?
有些机构偏乐观,比如开源证券认为,对于转债市场,目前市场整体依然较为谨慎,认为 2024年可能是结构性行情,但是我们预期2024年经济是一个趋势确定的真的复苏,2024年转债可能是全面行情。
万联证券展望2024年,转债市场走势预计偏乐观,转债估值修复具有较强支撑。国内经济修复带动A股盈利回升,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债收益率见顶、美元贬值等海外环境变化对 A股影响偏正面,A 股有望转暖,配置转债博弈A股向上变盘的胜率增加。
兴业证券展望2024年,估值来看,整体较低的利率水平或继续对估值形成支撑,出于对利率的一致乐观预期,预计未来估值整体与利率水平维持弱负相关性,估值与正股走势更加相关,节奏上更多表现为与正股之间的“跷跷板”效应。
具体配置方向上看,德邦证券认为2024年股票市场指数有望底部反弹,转债估值有望相较当前水平出现明显的回升。在转债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的假设下,转债行业选择认为应该更偏正股弹性。建议关注科技成长(电子/TMT)、汽车零部件(机器人产业化、自动驾驶渗透率上升)、顺周期(稳增长政策发力)三条投资线索。
民生证券表示2024 年,海内外环境改善,国内经济持续修复,转债配置建议围绕“稳增长”主线、科技成长两条主线。
银河证券认为2024年,转债需求扩大最快的时候或已经过去,但仍能维持紧平衡,影响中性偏利多。行业上,多数中游、下游金融行业逐步开始补库,近期行业景气有所修复。结构上,中游周期和下游金融业赔率较好。
(本文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