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华为总部签署共建创新联合体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杨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华、华为上海总经理郭奕昱的共同见证下,杨浦区副区长施方和华为上海副总经理刘正宝代表双方签约。
薛侃指出,一直以来,杨浦与华为联系密切、合作融洽,双方合作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缔结了深厚情谊,此次签约也标志双方的合作迈向了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他表示,杨浦与华为在转型、创新、发展方面的共同经历,促成了这次共同的行动与合作,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合作能级,为政企高质量发展共同按下“加速键”。同时,也期待双方能够进一步建立更为紧密的交流合作机制,早日把合作共识转化为合作内容,把合作文本变成合作成果,打造政企合作的“新标杆”。在此过程中,杨浦将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首席服务员”,为华为发展提供最佳的条件、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杨浦区科创资源富集,不仅是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型城区,属于上海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华为将依托自身在ICT领域三十多年的根技术积累,以及在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杨浦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一个由“创新联合体、产业生态、应用场景”构成的创新培育赋能体系,助力杨浦区成为创新型数字化改革的标杆。
未来,双方将充分拓展合作的广度、深度,本着“优势互补、开放公平、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共创数字孪生创新联合体、共拓城市数字孪生生态、共筑城市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杨浦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创新驱动示范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成就了杨浦,是杨浦的根和魂。今年是杨浦创新发展20周年,7月区委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杨浦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 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的意见》,以“创新四力”为内核,从全过程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全方位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全要素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全领域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四个方面谋篇布局,持续塑造创新友好型公共空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各类创新主体落地扎根。
今年以来,区校企融合共同构建一批区域创新共同体。区域内坐落着10余所各类高等院校,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大、上海理工等,拥有31个双一流学科,集聚100多家科研院所、21家国家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浦大力支持高校前沿领域学科布局、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形成跨领域、跨层级、跨学科创新高效协同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共同体。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正式启用,创博港上海基地揭牌成立。通过联合创新,加速重点企业创新技术落地应用和更新迭代。与华为上海、上海联通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推动智能算力、数字孪生、垂类大模型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实施“揭榜挂帅”,龙头企业带动链上企业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展无线智能采集关键技术研发。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下游企业,开展基于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软件系统的自适应屋顶及障碍物识别、自优化式发电单元布置技术研究。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下游企业,研发在低资源弱网络环境下的高性能/高可用边缘分布式存储系统。
聚焦新兴赛道,全要素激发产业创新生态。杨浦正在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智能+”“互联网+”为基础支撑,三大千亿集群、四大新兴领域为发展重点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生代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带动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延续近年高增长态势。作为杨浦四大未来新赛道之一的人工智能产业,在ChatGPT的驱动下,迎来了大模型发展的新阶段。
在杨浦,各类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充分集聚耦合、叠加碰撞,形成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浓厚创新氛围,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赋能行业生态,举办了智能社会治理、数据安全论坛、无障碍智能社会、大模型创业大会等重大主题论坛活动。12月16日,“数智上海2023峰会”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式将在杨浦举办,通过智能创新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