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府捞面16亿融资缔造赛道神话,高成本扩张后三年亏7亿引发质疑
创始人
2024-06-24 17:19:06
0

曾经以"在书房里吃捞面"为噱头而备受资本追捧的和府捞面,在2023年,集团旗下门店总数量目前已超550家,遍布全国60多座城市,下半年的布局速度甚至达到了“一天一店”的水平。

数据显示,和府捞面成立后共获得6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6亿元,创下了该赛道的最高融资纪录。然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扩张后,该品牌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累计亏损约7.16亿元。官方称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并未透露具体利润数字。

高成本扩张埋下隐患,单店盈利模式有待考量

资本的青睐让和府捞面快速跑马圈地,但也为其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为塑造高端形象,和府捞面主要选址于核心商圈的大型商场、机场和高铁站等高成本区域。虽然人流量大,但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也给经营带来沉重压力。同时,餐饮服务业的规模效应不如零售行业明显,单纯依靠烧钱扩张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去年7月21日,绝味食品在回复上交所监管函时发布的一则公告中,“一不小心”揭露了其所投资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即和府捞面母公司)的财务状况。信息显示,绝味于2015年10月投资了和府捞面,是和府最早期的投资方。当时,网聚资本(绝味旗下投资平台)与武汉众合创投资一起向和府捞面投资了3000万元。

此次绝味公开的和府捞面财报显示,2020年到2022年,和府捞面营收分别为11.07亿元、17.32亿元与14.56亿元,但净利润则分别为-2.06亿元、-2.11亿元、-2.99亿元。意味着过去三年,和府捞面累计亏损超7亿元。

多元化探索效果不佳,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压力

面对市场变化,和府捞面尝试通过推出子品牌来拓展业务,但收效甚微。其先后推出了和府火锅、Pick me、阿兰加等品牌,但在市场上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以和府火锅为例,其定位介于麻辣烫和火锅之间,高达百元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阿兰加主攻兰州拉面赛道,但在细分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也难有建树。Pick me则试图将咖啡和面食结合,但似乎并未触及消费者的痛点。在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的大环境下,和府捞面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并在营销推广上另辟蹊径,恐是关键。

消费者对于其高品质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网在题为““3·15”被曝光,和府捞面们别再抖机灵了”中提到,早在1月份,扬子时评就曾评论过其遮遮掩掩的态度,“和府捞面应该担负起头部品牌的责任,坦诚地回答消费者‘是不是预制菜’的疑虑。预制菜产业本身没有原罪,只是一味回避顾客和媒体的关切,会越来越不得人心。” 3月14日,凤凰周刊刊发稿件,直言“和府的员工当着顾客的面,将料理包里的东西挤进面碗当中。一碗面,汤头来自科技与狠活儿的冲调,浇头则源自保质期100多天的料包,如果还把自己定位成养生好面,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来源:金融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