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论坛上表示,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
“央行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近期市场对此比较关注。”潘功胜介绍,“央行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央行主要靠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基础货币;2014年以来,随着外汇占款减少,央行发展完善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机制。”
他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央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潘功胜指出,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央银行带来新的挑战。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潘功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