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文| Hyxin
阅读|三分钟
图源|版权出处
在股票市场上,公司上市后,为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防止大股东和高管在上市初期出售大量股票造成的股价波动,通常会对股东交易股票设置一定的锁定期。今天华谊信将探讨美国和香港两地关于上市后股权锁定期的规定以及如何设置锁定期更加合理。
1、锁定时间
美国证监会并没有对IPO锁定期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但签署锁定期协议已成为美国上市公司的常见做法,一般由公司与承销商签署锁定期协议,一般约定为90-180天。
2、锁定对象
锁定期的限制对象通常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和部分员工,而普通员工通常不受限制。
3、案例介绍
案例1: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哔哩哔哩,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哔哩哔哩的董事、高管、现有股东(包括部分期权持有人)与承销商签署了锁定期协议,同意在招股说明书提交之日起180天内不得以任何方式出售、转让普通股或类似证券。
案例2:拼多多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公司的2015年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期权成熟期为4年,每年成熟25%,并且,员工通过对已成熟的期权行权获得的Class-A普通股还有3年的锁定期(“受限股票”),该锁定期内员工不得卖出或转让任何受限股票,如果员工在锁定期内离职,公司有权以最初的行权价,即零对价回购员工获得的全部受限股票。
Ps:普通股可按照对盈余的要求权及投票表决权的大小或有无分为A,B两级(class A, class B),统称分级普通股。它是同一个公司发行的两种权利不同的普通股票。A级普通股是对公众发行的,对股息有优先求索权,但没有投票权或只有部分投票权。B级股票由公司创办人持有,具有完全的表决权,但股息的求索权仅次于A级普通股。
1、锁定时间
与美国不同,香港股市同中国大陆一样,对IPO锁定期有明确的规定。根据香港股市主板上市规则,控股股东自交易日起6个月内不得处置所持公司股票,之后的6个月内不得丧失控制权,创业板的规定则分别是12个月。
2、锁定对象
这一规定主要是限制控股股东,不过部分赴港上市公司的持股的董事、高管、员工等也会承诺与控股股东一同锁定6个月。
案例:2021年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快手在其招股说明书中陈述,所有现有股东与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承诺自挂牌之日起6个月内不会处置任何所持股票及相关权益。
华谊信认为,合理的锁定期需要考虑到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股东结构以及市场和投资者等因素。
公司发展情况: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可能需要更长的锁定期,以稳定公司股价和吸引长期投资者。而对于成熟、稳定的公司来说,锁定期可以适当缩短,给予股东更多的流动性。
股东结构和利益平衡:综合考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和普通员工等各方的权益。锁定期应避免过度侵犯普通员工的权益,也要确保控股股东和高管等核心成员在锁定期内不会大量抛售股票。
投资者保护:如果市场较为活跃,投资者有较高的交易需求,可以适当缩短锁定期,提高投资者的流动性。如果市场不稳定或投资者保护需要加强,可以考虑延长锁定期,以保持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信心。
信息透明:锁定期的设定和执行过程应该透明,相关的信息可以适当的向公众披露,以便投资者能够了解和评估锁定期对公司的影响。
以上就是华谊信总结的美国和香港两地关于上市后股权锁定期的规定以及如何设置锁定期更加合理的相关问题。如果您需要更多的信息或有疑问,欢迎进一步与我们接洽。
版权声明:所有华谊信资本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否则华谊信资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