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购新信号:濒临退市红线股身影频现
创始人
2024-06-15 11:10:45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上市公司高回购即将届满一年。自去年7月以来,在监管的鼓励下,上市公司回购力度显著加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采访与梳理发现,一些回购新信号正在涌现。

首先,从上市公司整体回购规模来看,同比增量显著,环比趋于平稳,回购逐渐步入平稳高位状态。

其次,从回购企业来看,徘徊在面值、市值退市红线边缘者以及被“披星戴帽”者均加入回购队伍。其中,部分公司是在投行的建议下实施回购,以求通过响应政策号召的方式实现自救。

再者,从回购目的来看,注销式回购显著增加。2024年春节后,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明显增加,例如东方财富等已经发布回购计划的公司将回购目的更改为注销。

此外,回购实施步伐加快,2024年年内新增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已超3500家,其中1500余家已经正式实施。

自救式回购增加

伴随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落地,资本市场全面实施严监管并加大退市力度,同时上市公司回购、分红被鼓励。记者从投行人士处了解到,诸多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主动寻找投行寻找应对之策。而回购,正是投行开出的普遍药方。

当前,回购不仅是资金充沛、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的主战场,一些徘徊在退市边缘,尤其是当前基本面整体尚可、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实施后可能触及退市红线的企业,主动加大回购频次与力度,以期通过响应政策号召向市场传递信心的方式,实现股价提升、远离强制退市漩涡。实际效用如何则有待观察。

退市新规新增四类强制退市情形,并将主板市值退市标准提升至5亿元。在投行人士看来,由于回购对上市公司而言,最直接的效果是股价提升。相较于可能触及其他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触及面值退市、市值退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自救的作用相对明显。因此,低面值、小市值公司的回购热情相对更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在6月1日至6月13日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的145家上市公司中,按照6月13日收盘价计算(下同),16家公司面值不足5元,8家公司面值不足3元,重庆钢铁(1.07元)、吉视传媒(1.17元)、ST瑞德(1.23元)、三房巷(1.49元)4家公司面值更是不足1.5元。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股价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不足1元,则会被强制退市。“过去,由于‘壳价值’的存在,上市公司股价若降至1元左右,在一番自救操作后大概率会回升至退市红线以上,面值退市者寥寥无几。如今,监管严打‘炒壳’、‘借壳上市’与市场操纵,使得‘壳价值’锐减,低面值企业退市风险大大提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此,面值略微高于1元且在3元以内的上市公司,需要早做打算,防止遇到突发情况导致面值退市。”

市值退市与面值退市颇为类似,此前鲜有因此而退市的公司,但新“国九条”发布后退市危机来袭。

6月14日,建车B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不足3亿元,锁定强制退市第一股;叠加退市新规实施后主板市值退市指标将由3亿元提升至5亿元。这使得小市值公司颇为紧张,为提升市值而急寻自救之策。

Wind数据显示,6月1日至6月13日新增股份回购预案的主板上市公司中,市值最低者是ST永悦,仅为8.19亿元;*ST天创(10.95亿元)、塞力医疗(12.40亿元)、嘉麟杰(13.15亿元)3家市值在10亿元-15亿元之间;另有春光科技(16.49亿元)、莱绅通灵(16.88亿元)、若羽臣(18.72亿元)3家市值不足20亿元。

谈及处在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方式自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分析表示,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短期内可进行市场价值维护提振股价,缓解退市风险;但长期来看,此类公司能否保持股价稳步提升并避免退市还需由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来决定。从投资角度则需分情况来看:一方面,业绩差、盈利能力不强,经营发展、公司治理存在重大问题且长期状况难以改善的企业,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退市是早晚之事。另一方面,对于基本面尚可的企业,通过回购在稳定股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优势领域,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公司治理,则投资价值将稳步回升。

回购实施步伐加快

此轮上市公司回购热始于2023年7月,至今已近一年。

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6月13日,上市公司实际回购规模达937.79亿元,去年同期仅为311.30亿元,年内同比增长201.25%。

细查近一年来上市公司回购情况可以发现,除前述自救式回购增加以外,一些新信号日渐清晰。

首先,实际回购规模趋于平稳且保持高位。

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上市公司月度回购规模屡创新高,今年7月为61.17亿元,2024年2月达到峰值265.01亿元。

今年3月以来,回购规模逐渐回落。3月-5月,月度回购规模分别为160.56亿元、157.44亿元和127.98亿元,6月1日至6月13日合计回购77.25亿元。

去年1月-7月,A股单月最高回购规模仅为70.96亿元,今年6月前13天的总回购规模已经较之高出6.29亿元。

其次,新增回购计划密集且实施步伐加快。

田轩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市公司回购公告密集发布,规模较大,今年以来累计已超过3500家,且回购金额也是历史新高,部分企业回购额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另外,回购实施步伐加快,正式实施回购的公司的已超1500家。

再者,注销式回购占比进一步提升。

注销式回购因其能够减少流通股份而被视为对投资者最为有利的回购方式,但其对上市公司而言成本较高。鉴于此,在很长时间内,我国资本市场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占比很低。

随着监管不断鼓励上市公司加大注销式回购力度,今年春节后注销式回购逐渐增加。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将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并且在明确分红与上市公司减持相挂钩以后,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积极性再度提升。6月1日-6月13日新增回购预案的145家上市公司中,114家公司以注销为目的,回购注销者占比78.62%。而在今年2月,注销式回购占比尚不足10%。

此外,据田轩观察,从回购计划披露情况来看,企业回购与加强战略谋划、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等紧密连接,这将助力上市公司长远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