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10 倍、29.69 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以下水平,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区域,适合中长期布局。整体A 股上市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仍延续此前回落势头;净利润方面,扣除金融两油后的整体A 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连续多个报告期负增。具体表现看,类成长风格营收与利润增速下滑明显,央国企板块仍具备一定韧性。
外资巨头的“真金白银”正在进一步流入中国资产。港交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国际金融机构近期在港股市场上进行大规模增持,多家机构对招商银行、香港交易所、中国中免及哔哩哔哩等中国公司的股票持有量增幅明显。数据显示,5月31日,摩根士丹利、贝莱德分别增持哔哩哔哩港股229.96万股、76.84万股。5月30日,摩根大通增持哔哩哔哩港股143.65万股,每股均价为107.2068港元,总金额约为1.54亿港元;当日,摩根士丹利增持哔哩哔哩港股76.33万股。从5月全月数据来看,高盛、瑞银、德银、花旗等外资机构均不同幅度加仓哔哩哔哩港股。
今年以来,高股息板块持续获得资金青睐。年内涨幅靠前的银行、煤炭、家用电器、公用事业等行业均为高股息、高分红个股扎堆的行业。5月以来,股价累计录得上涨的股票中,大多数均是近年来保持持续分红的标的。盈利能力稳定、具备分红能力和分红意愿的高股息板块或仍是中期配置主线,现金流持续改善、资本开支增速下降、分红比例逐年提升是主要特点,例如电力运营、动力煤、石油石化、高速公路等板块。
伴随着国内创新药企出海步伐加快,不仅愈来愈多的创新药“闯关”海外市场,而且出海形式更加多元化。2023年国内医药企业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显著增长,交易金额超450亿美元。紧接着,在今年1月1日至2月4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医药企业license-out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了91.46亿美元。交易的火爆凸显出国际市场对国内创新药企能力的认可,2024年有望成为我国医药出海爆发式增长的元年。展望未来,ADC、CAR-T和双抗产品是国产创新药出海重点关注的方向。
投资者普遍预期第一季度北美基础软件厂商收入增速能够跟随云厂商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而增速背离的结果则使得该预期并未实现,叠加近期部分公司财报不及预期、市场对宏观层面担忧等,共同导致美股基础软件公司估值在近期出现了大幅回调。尽管当前需求复苏和AI商业化兑现的节奏存在差异,但多数基础软件公司和云计算公司在趋势上依然存在相关性,且AI亦将随着时间推移对各类基础软件公司的增长贡献更高的价值。
上证指数已经开启连跌模式,这里要注意年线跌破后没有主力资金的护盘,说明主战场还没有出现,仔细看下方还有2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120日线,在3000点附近,这里节后要考虑的,看似只有2%的跌幅,实际上还会有横盘震荡、巩固、抗击、跌破修补这几个过程。所以说6月份还有3周,牛哥掐指一算大概率是跌一周,横盘一周,抗击一周,整体还是调整为主,这里不宜过分乐观。
创业板指数在节前指数反弹的走势下,来了一波3连跌,这样的走势毫无疑问是一波抛售潮导致的。中小微个股的跌幅在扩大,监管开始喊话了,所以节前一天股票反弹,但是机构资金其实是在减仓,如果节中没有利好出现,节后恐怕还要跌。这里的下跌是非理性的,已经是情绪性下杀,之后势必还会有修复性行情,所以不要抢反弹,也不必过分恐慌,机会已经在悄悄临近了。当你发现满遍地都是“带血的筹码”,剩下的就是“闭眼买入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