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行情较为分化及震荡,2月份以来,市场迎来一波反弹,但近期上涨节奏已放缓。日前,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杨振建认为,扰动因素包括居民部门与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弱修复以及海外地缘波动等。
震荡市有望延续,关注高股息等资产
杨振建认为,“随着二季度尾声已过,震荡市有望延续。在地产政策超预期的背景下,短期市场交易二季度经济不差,但三季度经济有回落压力的担忧并未根本缓和。未来需关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销售情况等。
杨振建表示,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包括高股息资产等。资源品、公用事业、家电等已完成了第一波估值修复,后续的看点是分红比例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一是出海。出口链Alpha体现为优质公司国际竞争力更早显现;二是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包括设备更新、低空经济、合成生物、AI等投资线索。
“高股息+低估值”特征助力穿越牛熊
广义的高股息是从非成长性的因子中寻找提估值的机会。当前成长性对估值的决定作用明显弱化,这背后是成长中枢的回落,以及市场对外推高成长更加谨慎。而分红比例、业绩稳定性和可见度、折现率对估值的影响权重提升。
高股息股票通常具备低估值、低业绩增速的特征。股息率=分红率/PE,高股息标的本身的PE普遍偏低。高股息指数成分组成主要为周期-金融-消费。三种典型高股息指数中,周期板块占比均最大;在红利价值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中,金融板块占比次之。高分红标的主要分布于银行、煤炭、石化、交运、白电、电力等行业。
杨振建表示,在市场反弹阶段,从以往历史相似行情来看,红利资产表现通常稳健。在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跌或调整后,投资者开始寻找具有稳定收益和较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寻找“价值中的价值”。此时,高分红低估值策略所关注的那些被市场低估的公司往往能够成为投资者的选择。
在市场环境方面,红利策略在震荡市和熊市中的表现通常相对较好。这是因为在这些市场环境下,市场整体风险较高,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收益和较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同理,在市场情绪方面,当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时,红利策略的表现通常也会相对较好。红利策略被视为一种相对独立于牛熊市周期的长期投资策略,其“高股息+低估值”的特征使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从长期来看,红利策略仍然是有吸引力的投资选择,提供了一种更为稳健的投资途径。
杨振建表示,投资者在选择红利指数时,应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以及对市场的理解来决定。例如,如果投资者偏好稳健的收益并希望降低波动性,可以选择红利低波指数;如果投资者对某个特定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和信心,可以选择行业主题的红利指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许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