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赛龙舟、品粽子、尝咸鸭蛋,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老三样”。节日临近,江门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迎来出口高峰期,产品热销港澳和欧美地区。侨都“家乡味”漂洋过海,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度浓情端午。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江门海关共监管出口裹粽6.6吨,货值约19.5万元,同比增长138%。针对企业开拓新市场的需求,为助力裹粽抢“鲜”走上“国际餐桌”,恩平海关主动送政策上门,向企业解读出口监管规定,指导企业建立溯源管理体系,并依托属地查检系统,实现企业产品即报即审、即报即查,运用科技之“智”最大限度保证粽子的“鲜”。
“去年,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恩平裹粽制作技艺带到了香港市场,今年我们把恩平裹粽卖到了澳门。”恩平市粽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粽源食品”)总经理岑结柱说,江门海关对企业的政策指导以及便捷的通关服务,是企业扩增产能、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支撑。
今年粽源食品针对香港、澳门的口味喜好,研发了五香肉丁粽、葡国风味辣鱼粽等新产品,恩平的传统非遗技艺与他乡文化碰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据介绍,在新市场和新产品的驱动下,今年粽源食品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平均每日生产4万只粽子。
咸鸭蛋也是家家户户端午应节的必备佳品,海外侨胞也不例外。
近日,开平海关走进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对即将出口的蛋品进行监管查验,为咸鸭蛋、皮蛋等应节蛋制品出口保驾护航。
“粽子配鸭蛋,是端午送礼联络乡情的最佳‘CP’,我们的蛋制品在国外是相当受欢迎的。”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辉亮介绍,端午节的应节订单从今年3月就开始配货。1—4月,该公司国内外订单同比增长9%左右。产品出口增加,保障高效通畅十分关键,是江门海关迅速响应和及时指导帮助了他们。
据悉,开平海关在端午前开展应节食品生产企业出口订单情况摸排,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推行“5+2”预约查检,提供随到随检、快检快放等通关便利服务,实现出口“零等待”,确保应节食品节前顺利通关。吴惠芳李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