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括ST股在内的绩差问题股遭到重创,股价持续走低,A股市场的低价股开始批量出现。截至5月31日收盘,收盘价低于1元的股票有31只,按年度计算,已创历史之最。
此外,收盘价5元以下股票数量达到1035只,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股价1元,无疑是上市公司触发终止上市风险的一道坎。按照交易所相关规定,当公司股票收盘价首次低于1元时,上市公司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或者存托凭证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当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时,将触发退市机制,公司股票停牌,在做出终止上市决定后,股票将被直接摘牌。
A股市场上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不断增多,它们大多为ST股,即“特别处理”股票,而细究其中,因造假、审计问题、重整等原因(不含财务亏损类型)被ST的股票不在少数。一般而言,这类公司存在相当的经营风险。
图片来源:pixabay
1元以下股数量创历史新高
清退劣质上市公司,是今年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看点。新“国九条”明确,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从证监会层面看,亦部署了相关工作,如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
从监管层态度和着力点来看,低质量的上市公司被淘汰的速度正在加快,业内预计今年退市公司数量会有所增加,而ST股大概率会是“退市主力军”。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今年股价在1元以下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多,并且绝大多数是ST类公司。
退市新风向也逐渐出现。5月31日起停牌的正源股份,成为2024年第一家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6月4日晚,*ST深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6月4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公司首次出现该情形的,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若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这意味着,*ST深天将有可能成为史上第一只因为市值不达标,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
而且即使退市了,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仍然会查处并追责。同时,投资者因为退市公司违法违规遭受损失的,还可以通过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股价低于1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这是一个信号。
上市公司若不想被市场“用脚投票”,需要做到几点:第一,要遵纪守法,规范公司治理,严守信息披露红线;第二,要深耕主业、做好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第三,要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信赖的关系,积极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有20只个股市值低于5亿元。根据退市新规,主板A股(含A+B股)公司市值退市标准至5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市值标准不变,仍然为3亿元。这一退市新规将于2025年开始实施。
对于市场来说,出清是好事,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但短期看,出清的过程中,这部分投资者实际上是没有反应过来,新版国九条是4月份出台至今已有2月时间,监管给了缓冲期,预计大部分投资者先前没有仔细阅读也没有重视,所以要第一时间认真学习文件内容,要有足够的重视,才有方向。那么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来看,正本清源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是对的。
市场金融改革原本就是所有投资者期待的,监管层按照大家的要求在做。那么现在就是加速进行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持仓标的。
“大而美”火了
股价低于1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大而美”股票却频频走强,众多个股股价频频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盘指数累计涨幅达到5.5%,同期小盘股指数下跌7.81%,两极分化明显。
从A股市场的历史来看,长期以来存在炒小盘股炒绩差的习惯,再加之小盘股中参入了“科技”成分后,往往这类个股的短期回报很高。很显然在目前这种监管形势下,这种情况再现的概率不大。另外“新国九条"作为A股市场未来制度建设的指引,已经告诉我们“重分红”“看绩优”方向。而这点恰恰是小盘很难持续提供的。大盘风格在当前政策背景和经济环境下保持优势,有望继续主导市场。
但中小盘股也不是没有希望了,由于受到情绪影响被错杀的尤其是业绩还不错的中小盘未来依然还会体现出成长的价值,会得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