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珂
持续回调数日后,大盘迎来反弹。
上证指数周二低开震荡,下午两点后翻红并持续走高,最终反弹受制于5日均线压制。深证成指同样是低开高走,全日表现明显强于上证指数,收盘回到5日与10日均线上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091.2点,上涨0.41%;深证成指收报9469.32点,上 涨 1.05% ;创 业 板 指 收 报1843.59点,上涨1.33%。两市成交量出现超一成的萎缩。
盘面上,电气设备、房地产、医药、运输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文教休闲、通用机械、石油等板块则处在跌幅榜前列。虽然大盘出现反弹,但个股依旧跌多涨少。两市共34股股价收于涨停板,数量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同时有17股跌停,个股两极分化依旧明显。
虽然大盘近期持续回调,但对于中长期走势,业内态度依旧偏乐观。招商证券指出,当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强,投资端结构改善初现端倪,出口继续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基于此,预期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整体盈利能力将保持稳定,且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同比增速可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上行。随着重要会议的临近,市场对于经济改革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从而有望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A股市场在6—7月可能会呈现出结构性上行的特征。
光大证券预计,下一阶段市场上行的动力将逐步从宏观经济转向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再修正。一季报出炉以后,市场分析师对A股的盈利预期有望上修,这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上行的动力。在市场行情演绎的节奏方面,政策出台前后可能会是市场迎来上涨的关键时点,尤其是地产链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或将推动市场迎来新一轮上行。总体来看,市场行情有望修复至去年的乐观水平。
“短期大盘有反弹需求,但在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背后,需关注反弹的持续性。”巨丰财经表示,在经历短期连续调整后,指数释放出一定的反弹需求。一方面,风险警示类个股的杀跌动能减弱,部分品种迎来反弹,短期恐慌性抛盘在减少;另一方面,周一市场成交较上一交易日增加逾千亿元,在尾盘探底回升背景下,反弹预期提升;此外,当前市场虽缺乏新的提振动力,但也没有持续杀跌的理由,而技术层面也释放出短期反弹的信号。尤其是分时MACD指标显示,指数创阶段调整新低后,底部背离迹象明显,预示短期下跌动能衰减,反弹需求开始提升。总体来看,随着多个积极因素的出现,指数短期反弹需求增加。不过,在成交未能有效释放的背景下,仍需进一步关注大盘反弹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