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客公社 吴昊钰
坐拥南京上市公司,他在常州又干出50亿准独角兽!
近日,江苏上市公司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锂源”) 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昆仑工融拟增资2.85亿元。
公告还披露,常州锂源估值已超50亿元。这也代表着,常州又孵化出了1家新能源准独角兽企业。
图源:企查查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常州锂源由南京上市公司龙蟠科技控股,实控人是石俊峰。
他毕业于湖南大学,创立龙蟠科技在汽车润滑油赛道干出1家上市公司,之后遇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冲击,及时转型,成立常州锂电,踏准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碳酸锂赛道,实现盈利倍增,一度创造“市值在1年内大涨260亿”的奇迹。
石俊峰曾言:“惟有创新转型,企业才拥有不竭的动力。”如今,已坐拥1家上市公司的他,又打造出1家准独角兽,背后还有哪些故事?
他创立南京公司
市值曾1年大涨260亿
出生于江苏扬州,石俊峰毕业于湖南大学有机合成材料专业,并在1986年被分配到南京跃进集团汽车研究所。
2003年,已在汽车行业积累十五年工作经验的石俊峰决定创业,在南京创立了龙蟠科技的前身——龙蟠石化有限公司,先以润滑油产品起家,后在2009年投身车用尿素研发。
用时3年,公司产品可兰素正式面世,在2013年便跃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1。2017年,石俊峰也成功带着龙蟠科技在上交所主板敲钟。
图源:常州锂源
但在龙蟠科技上市的同时,汽车行业逐渐迎来新能源汽车时代,公司润滑油的主营业务进入存量博弈、接近触顶,一度陷入不温不火的缓慢增长中。
为此,石俊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曾表示,“趋势无法改变,做出改变的只能是自己。”
他首先考虑了和公司能力相关最重要的产品——新能源电池,并将目光投向了汽车电池的正极材料赛道。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正极材料便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里的核心材料,在当时能占50%以上的电池总成本。石俊峰亦曾介绍,由于其相对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安全性能,已成为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家的主流选择。
基于此,石俊峰来到新能源重镇常州,在2021年通过子公司常州锂源以8.44亿元收购贝特瑞集团旗下天津贝特瑞纳米及江苏贝特瑞纳米,组建正极材料研发企业。
随后1年,常州锂源官宣成功研发新型球状“黑科技”磷酸铁锂产品——“铁锂1号”,仅需快充15分钟,就可续航500公里,产品一度热销全国,并与“宁王”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共建碳酸锂生产工厂。
技术创新是“杀手锏”。根据股市通数据,2020年10月底,龙蟠科技市值为72.62亿元;而随着公司积极转型,到2021年10月底,龙蟠科技市值一度来到最高点340.26亿元,在1年内实现市值大涨260多亿。
常州迎来一家新能源准独角兽
早在成立之初,常州锂源在2021年11月便获得了来自问鼎投资和时代闽东共计3.45亿元天使轮融资。其中,问鼎投资由宁德时代全资控股,时代闽东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则是上汽旗下的恒旭资本。
近日,常州锂源宣布引入昆仑工融是其A轮融资的第2家资方。今年1月,龙蟠科技曾发布公告称,约定建信投资以增资方式向常州锂源投资1亿元。2家资方也将向常州锂源共计投出3.85亿元。
此次公告也透露,根据收益法评估,常州锂源估值已超50亿元。这也代表着,常州再诞生1家新能源准独角兽企业。
颇为值得讨论的是,进入到2023年后,锂价动荡、正极材料产能内卷,承压之下,龙蟠科技选择逆势加码。
据华夏储能,对于常州锂源此次增资扩股的目的,龙蟠科技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常州锂源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链上的项目研发、市场拓展、产品量产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目前,常州锂源在国内拥有江苏常州、天津、四川遂宁、山东鄄城、湖北襄阳五大智能化生产基地。在印尼,常州锂源也成立了海外第一个基地项目,也是全球首个海外万吨级规模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龙蟠科技此次公告也写道,“在 A轮投资交割日后的4年内龙蟠科技未能发出将目标公司合格上市的公告,或者目标公司在A轮投资交割日后的5年内未能完成合格上市,且A轮投资方与目标公司未能对合格上市进度调整协商一致的 ,任一A轮投资方有权要求龙蟠科技或其指定方回购常州锂源股权。
公告中的“目标公司”是指常州锂源,这也无疑也间接披露了常州锂源的上市计划。
此外,今年4月,已在上交所上市的龙蟠科技,也在向港交所递表,谋求二次上市。
未来,无论是常州锂电分拆上市,还是龙蟠科技二次上市,都将为企业注入雄厚的财力基础与强大的发展动能。我们也期待着这位不惧挑战、积极转型的60后能再次出现在敲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