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即墨机场迎来第一架起飞的航空器——西锐SR20飞机。经过6个连续起落,飞机平稳落地,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这标志着即墨机场正式进入试飞阶段,距离正式通航又近了一步。
青岛即墨机场迎来第一架起飞的航空器——西锐SR20飞机。图片来源:观海新闻
本次成功首飞,验证了青岛即墨机场硬件设施和运行能力符合民航监管部门的要求。
在2018年印发的《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按照山东省A1、A2级和B类通用机场布局方案(2035),青岛将布局新增7个通用机场。目前,平度旧店镇的青岛慈航机场、莱西店埠镇的莱西店埠机场已对外开放。
西锐SR20飞机。图片来源:青岛新闻网
青岛即墨机场于2020年开展机场初步设计评审,历时四年,从规划、设计到获得立项批复、破土动工,再到建成,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机场建设已办理使用许可证,相关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争取尽快实现常态化飞行。”青岛蓝谷高新区通航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介绍。
“项目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主要分为航站区工程和飞行区工程两大部分,其中场道工程主要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等部分,总面积约135000平方米。”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塔台管制员准确发布管制指令。图片来源:青岛新闻网
据了解,青岛即墨通用机场项目位于蓝谷高新区通航产业园内,紧邻山东省第一家以通用航空为主特色的综保区——即墨综合保税区,是《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及《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确定的近期项目,也是青岛第二个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机场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打通青岛与周边半径500公里以内有关城市的“空中走廊”,实现综合保税区和通用机场两大平台功能互补、效能叠加。
来源:山东头条news(ID:CNS-SD)综合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