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市场的深入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保险代理人市场正经历一场由“重量”向“重质”的深刻转变。各大险企纷纷调整策略,优化代理人队伍结构,强化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力求通过“精英战术”推动业务持续增长。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保险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也对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挑战。
据2023年报显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平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等险企的个险销售人力合计约166万人,同比减少18.68%。其中,太平人寿的降幅最为显著,同比减少近40%。自2019年以来,保险代理人队伍便持续“瘦身”,从2019年的峰值910万人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595万人。这一趋势凸显了保险行业对于提升代理人队伍质量的重视。
(图/ICphoto)
在代理人数量下滑的同时,保险公司通过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人均产能和佣金等方式,实现了业务的高效增长。例如,中国人寿表示,2023年销售队伍产能大幅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28.6%;平安寿险2023年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代理人人均收入增长39.2%。这些数据显示出保险行业在提升代理人素质方面的积极成效。
为了进一步规范保险销售市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已就《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向业内征求意见。该标准旨在建立健全销售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并进行对应产品的销售授权。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保险代理人的专业能力和形象,减少误导销售现象的发生。
此外,随着中高净值人群对养老、健康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快速增长,多家保险公司积极构建顶尖代理人团队以抢占市场高地。例如,太平人寿推出TP-EMP(卓越管理人才)项目,旨在培养一支“卓越管理精英”团队服务中高端市场;平安人寿则推出平安MVP品牌,强调代理人的业绩、业务品质和专业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保险代理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