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TLAC债券即将“上新” 助力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
创始人
2024-05-14 21:58:55
0

原标题:国内首批TLAC债券即将“上新” 助力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

我国首批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即将“上新”。日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先后公布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文件,基本发行规模合计600亿元。受访人士认为,TLAC债券发行,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此外,还可满足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提升银行的国际信誉和竞争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常佩琦)我国首批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即将“上新”。日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先后公布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文件,基本发行规模合计600亿元。

受访人士认为,TLAC债券发行,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此外,还可满足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提升银行的国际信誉和竞争力。

工行、中行先后公布TLAC发行细节

5月13日,中国银行公告称,将于5月16日至20日期间,发行中国银行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基本发行规模为300亿元。其中,品种一基本发行规模200亿元,为4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在第3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品种二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为6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东方金诚认为,中国银行的偿债能力极强,该期债券受保障程度极高,违约风险极低,评定中行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该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

在此之前,“宇宙行”打响了TLAC发行第一枪。工商银行11日称,将在5月15日至17日期间,发行国内首只TLAC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300亿元。

“工商银行发行首只TLAC债券,是中国银行业响应国际监管要求、增强银行系统稳健性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工商银行的国际形象,增强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记者。

工行的发行公告显示,该期债券分为两个品种。其中,品种一基本发行规模200亿元,为4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在第3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品种二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为6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联合资信表示,工商银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和股东权益对该期债券的保障能力较好,综合考虑其资本实力、业务经营及流动性等情况,加之其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极大,该期债券的违约概率极低。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与中行均表示,若其所发行的TLAC债券任一品种的实际全场申购倍数(全场申购量/基本发行规模)α≥1.4,发行人有权选择行使对应品种超额增发权,即在该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之外,增加对应品种的发行规模,品种一和品种二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若品种一或品种二实际全场申购倍数α<1.4,则对应品种按照基本发行规模发行。

五大行筹谋“ 交卷 ”

为了满足TLAC达标要求,国有大行正在筹谋“ 交卷 ”。

据记者梳理,截至一季度末,五大行均已经公布TLAC债券发行计划,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4400亿元。其中,中行、交行、工行、农行、建行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不超过1500亿元、13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

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程序时,能够通过减记或转股的方式吸收银行损失的各类合格工具的总和。TLAC债券则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TLAC要求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TLAC及TLAC债券的出现,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息息相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防范“大而不能倒”成为反思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

国际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2015年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的国际统一标准,提出大型金融机构应具备充足的损失吸收能力,在陷入危机时,采取“内部纾困”的方式维持关键业务和服务功能的连续性,避免动用公共资金进行“外部救助”。

对接国际监管规则,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明确了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达标相关要求的时间表——风险加权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16%、2028年初达到18%;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6%、2028年初达到6.75%。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定义、偿付顺序、损失吸收方式等方面明确了TLAC债券相关规定。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的2023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为第二档机构,交行为第一档机构。

由于监管对入选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四大行需在2025年1月1日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交通银行需在2027年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的要求。

将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

TLAC债券发行,将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从2022年欧美银行业危机中多家银行的处置过程来看,提升问题机构损失吸收能力,对提高处置效率,缓解风险外溢,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发行TLAC债券提升损失吸收能力,可以丰富危机情况下银行处置资金的来源。中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通过发行TLAC债券提升损失吸收能力,是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发行TLAC债券还可提升我国大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造血能力”。明明表示,从受偿顺序看,TLAC资本补充工具劣后于商业银行普通债,优先于次级债。基于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其票面利率也应介于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较低成本帮助商业银行完成TLAC达标考核,助力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据了解,TLAC债券主要面向的投资者包括银行自营、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及各类资管等机构投资者。“与其他债券相比,TLAC债券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信用等级和安全性。”明明告诉记者,由于具有次级属性,TLAC债券的票面利率会有一定溢价,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

展望未来,明明预计TLAC债券发行趋势或将呈现四种特点:发行规模逐渐增加,满足G-SIBs的TLAC监管要求;发行期限多样化,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反映供需关系和风险收益比;随着市场对TLAC债券认知加深,或有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