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第一季度报告》(简称“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或“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董事长、执行董事方合英,执行董事、行长刘成,财务会计部总经理薛锋庆,声明并保证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报告中的财务报表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
本报告中“本行”指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本报告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一、公司基本情况
■
二、主要财务数据
2.1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为便于分析,本节及3.1经营业绩概况中涉及的贷款及垫款总额、客户存款总额均不含相关应计利息。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2.2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及委托贷款手续费收入属于本集团正常经营性项目产生的损益,因此不纳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3本集团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上述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与上年度期末或上年同期相比增减变动幅度超过30%的项目及变动原因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2.4按中国会计准则与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说明
本集团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2024年3月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和报告期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无差异。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经营业绩概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监管要求,积极践行新三年发展规划,深化转型发展,经营业绩总体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成色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本集团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90,703.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0%。贷款及垫款总额55,823.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9.69亿元,增长1.53%。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29,049.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8.09亿元,增长7.70%;贴现贷款余额3,678.6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94.83亿元,下降28.89%;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7,993.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7.77亿元,增长2.09%;信用卡贷款余额5,101.2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1.34亿元,下降2.14%。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82,856.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39%。客户存款总额54,170.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03亿元,增长0.35%。其中,公司存款余额39,228.6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5.05亿元,下降0.24%;个人存款余额14,942.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4.08亿元,增长1.94%。
报告期内,本集团效益稳中有升,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91.91亿元,同比增长0.25%。营业净收入537.70亿元,同比增长4.69%,其中利息净收入349.60亿元,同比下降4.55%,主要是受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净息差持续收窄,一季度净息差1.70%,同比下降17个BPs;非利息净收入188.10亿元,同比增长27.64%,主要是金融投资收益增长带动。
3.2重点业务及指标
3.2.1支持实体经济
本行持续落实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加强优质信贷资产组织与投放,全力助推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区域及客户结构;加强零售业务的场景搭建和产品体系创新,满足居民合理购房融资需求,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金融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784.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5,305.75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9,774.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5%;个人经营贷款余额4,78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6%。
3.2.2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
本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报告期内,本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快推动专属产品创新,持续迭代升级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做深银政合作生态,推动分行加强与要素市场合作,搭建与市场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合作生态圈。本行依托中信智库,聚焦热点行业,常态化召开行研沙龙,不断提升一线业务人员投研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8,636户,较上年末增加1,492户。
绿色金融
报告期内,本行进一步做深做实绿色金融大文章,继续加大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推动力度,加强考核引导,优化绿色金融业务资源配置;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研究,以中信碳账户产品为基础持续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信贷余额5,002.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8%。本行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市场建设,报告期内,承销绿色债券规模合计42.1亿元,其中15.8亿元为绿色金融债(含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7.6亿元为碳中和债券。
普惠金融
报告期内,本行坚决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与监管政策要求,持续加强顶层规划引导,配套政策资源保障,统筹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不断提升普惠产品服务能力,丰富完善“中信易贷”特色化产品体系,加强“信贷+”综合服务水平。同时,强化风险合规管理,推进年度风险管理策略制定、智能风控平台升级,全力推动本行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2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6.14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客户数30.2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90万户。
养老金融
本行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践行金融为民,打造长寿时代财富管理特色名片,不断提升“品质养老选中信”行业认可度。报告期内,成立养老金融工作专班,系统推动养老金融各项工作开展。加速服务升级,持续迭代“六个一”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养老账本3.0版本开发,打造“好用的养老记账本”;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初步完成养老金全产品货架搭建;开展退税操作专项服务,通过“手机银行-智能外呼-客户经理”三层触达,有序开展2023年度养老金退税申报服务。报告期内,本行个人养老金账户新增开户12.60万户,养老账本新增用户55.60万户。
数字金融
报告期内,本行锚定科技驱动新定位,推进“数字”驱动的管理数字化建设,加快“策略”驱动经营数字化建设,对准“效率”强化运营数字化建设,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零售业务持续构建面向亿级客户的智能营销及自动化运营能力,全渠道部署营销策略超800个,为客户提供精准适配的产品、活动、资讯、关怀服务等多元化内容与服务。打造AI外呼与线下人工渠道联通的“人机协呼”服务模式,外呼客户量同比增长65%。公司业务深化天元司库项目建设,打造收款池管理、智能客服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司库管理方案。自主研发“小普机器人”,助力普惠金融问答服务效率提升超30%。金融市场业务全面升级同业+平台,打造同业存单推介、债券借贷、可售产品等核心产品,平台客户销售产品丰富度和资金效率稳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3.2.3三大核心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本行以新三年发展规划和“342强核行动方案”为指引,持续加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效。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客户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7%;理财产品总规模1.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8%;综合融资余额13.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11%。
3.2.4板块业绩综述
本行公司业务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部署,坚持价值银行导向,持续提升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成色。报告期内,持续深化各级政府战略合作,获取各类重点资格账户143项,同比多增37项;不断拓建外贸新业态、新平台中小外贸客群生态,截至报告期末,服务中小客户达2.2万户。本行深耕供应链金融,以“链生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期内,累计为2.3万家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3,400.78亿元,同比增长14.07%。投资银行业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报告期内,承销债务融资工具524只,承销规模2,343.56亿元,项目只数和承销规模均位居市场第一,其中中期票据承销规模1,124.37亿元,为首家一季度中票规模突破千亿的承销机构。本行持续加强对公客户综合经营和深度经营,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客户总数118.6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9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