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记者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看到,安信基金股东选择再次延长挂牌期限,挂牌期满日被延长到本月28日。转让方为安信基金第四大股东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拟清仓转让。首次挂牌日期为去年6月底,在11月~12月底价九折并开启二拍,今年以来数次延期但依然无人问津。
根据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的挂牌信息,2023年6月29日,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即中广核财务)持有的安信基金5.93%股权首次挂牌,这也是其持有的全部安信基金股权,至当年的11月28日挂牌期满,挂牌底价为8500万元。当年11月20日,经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决定终结前述挂牌交易事项。在2023年11月21日至2023年12月4日期间,该股权转让开启二次拍卖,中广核财务将转让底价定为7650万元,较首次转让底价打了九折。
不过该交易始终未能落地,二次拍卖的日期到期后,这一股权交易截止日再次延期至3月22日;至3月23日零点,依然无人竞价,该交易再次被延期至3月29日。从最新的挂牌信息看,上次到期后这一挂牌交易又进行了延期,挂牌期满日为本月28日,挂牌底价依然是7650万元。若未征集到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且不变更挂牌条件,该项目会自动延牌,按照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延长,最多延长30个周期。该挂牌项目的起始日为去年11月21日,据计算,最迟能延长到今年6月下旬。
根据挂牌信息中转让方的基本情况,中广核财务目前是安信基金第四大股东,本次是拟清仓式转让,若交易成功,中广核财务将完全退出公司股东行列。数据显示,至今年一季度末,安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108.94亿元,在全部公募机构中排名53。国有资本年报显示,安信基金2023年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
一年多来,新华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嘉合基金、上银基金、诺安基金、红塔红土基金等多家中小公募股权先后遭股东转让,有的股权转让十分顺利,也有部分股权转让经历了多次流拍、降价、重新上架等波折。今年1月,国元信托在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挂出金信基金31%股权转让的项目,同样是清仓式转让,底价为3720万元,直到3月份,该交易宣布成交。京东资产交易平台信息显示,东海基金27.3053%的股权遭遇司法拍卖,开拍时间为下月28日10时。持有人是东海基金第二大股东深圳鹏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述股权将分为22.6027%、4.7026%两部分进行拍卖,起拍价分别为3773.52万元、785.10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募行业马太效应日益显著,多数中小基金公司生存空间被头部公募挤压,在产品推广、研发、人才等方面较为弱势,竞争优势不足。“部分转让的股东方属于财务投资性质,想要清仓来兑现收益是正常的投资行为;在当前环境下,买方会更为谨慎,不会为此支付高溢价;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若能引入优质股东方,股权变动反而能带来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