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据财联社消息,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在行政会议前发表讲话,他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行业领军企业在香港挂牌上市,香港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目前,港交所正在积极审核近百宗上市申请,同时,已有数十家内地企业向监管机构递交了在港上市的备案申请。这些申请企业中,不仅有来自制造业、物流等传统领域的佼佼者,更包括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新产业的领军力量。
李家超进一步强调,政府正致力于向在独角兽榜单上崭露头角的内地企业推广香港的融资优势。这些企业以其卓越的市场知名度和估值,将成为香港上市市场的新亮点,吸引境内外投资者的目光,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据多家国际会计师行的预测,今年香港IPO市场的集资额有望突破1000亿港元大关。新股市场的复苏将激发股市的交投热情,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成交额,从而帮助那些被低估的股票回归合理估值区间。同时,活跃的上市活动也将带动证券、银行、会计、法律等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的繁荣发展,为整体经济和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李家超还提到,优化基金互认安排将通过放宽认可基金的条件和销售比例来进一步拓展市场。此举预计将使香港符合条件的基金数量增加超过60只。投资基金公会对此表示,这一措施有望吸引更多国内外基金公司参与香港注册基金产品的开发,从而推动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蓬勃发展。
那么,香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到底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内地企业到海外上市的优势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队伍不断壮大,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爱奇艺、海底捞、小米等业界翘楚纷纷踏上了海外资本市场的征途。就在去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再度高涨,小米集团、美团点评、蔚来汽车、拼多多、哔哩哔哩等国内“独角兽”企业在海外市场成功挂牌,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国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企业纷纷选择海外市场作为他们的上市地呢?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又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海外上市,简而言之,指的是一个公司在其注册地以外的司法管辖区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
与国内上市相比,海外上市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 审批宽松:在国际市场的交易所,掌握着上市的命脉。只要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那么在技术操作和审批流程上,都将享受相对宽松的待遇。
☑ 上市门槛:与境内市场的严格标准相比,境外上市往往没有硬性的盈利要求。境内市场在业绩、财务和税收等方面的规范标准较高,这也导致了上市的成本相对较高。
☑ 认可创新:新服务、新经济、新模式等创新型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往往能得到更高的认可。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现代化消费品等前沿行业,海外的投资者们普遍给予这些企业高估值。
☑ 注重未来:境外市场对于低盈利甚至非盈利的企业并不排斥。只要投资人看好这些企业未来的突破与增长潜力,它们便有机会上市。从估值模式上看,假若明年上市,境内企业通常以本年利润为基准,而海外则可以基于明年甚至后年的高利润进行估值。
☑ 二次融资:在海外,二次融资完全是由市场需求驱动的。只要企业找到了合适的投资人,融资的批准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然而,在中国上市后的二次融资过程却相对复杂,需要经历审批流程,而这种审批的不确定性往往容易让企业错过最佳的融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