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证实一年执法检查某企业65次,得说清执法动机
创始人
2024-04-19 07:06:32
0

原标题:芜湖证实一年执法检查某企业65次,得说清执法动机

文 | 唐凯兰

据河南商报近日报道,安徽芜湖繁昌区荻港船厂码头负责人甘友祥反映,因为拒绝了当地一位老板强要51%股份的要求,2023年他的企业被各级执法部门检查了200多次。

4月17日,上观新闻报道,芜湖调查专班回应,2023年芜湖市直相关单位和繁昌区对该企业开展检查、走访活动共计65次。另外,有关单位根据工作安排,对该企业进行了25次安全环保等工作指导,进行了9次宣传走访,进行了5次助企纾困走访。接下来,工作专班将继续调查这些执法检查的合法合规性和必要性。

执法检查的数量从企业声称的200多次,降为官方“认领”的65次,不代表企业说谎——不排除有的检查没留下检查文书,属于来无踪去无影,只查文书是查不到的。调查专班成员的回应还透露,执法检查共发现问题27个,分别是环保问题16个、安全问题9个、管理2个,似乎暗示这些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图文无关,来源:icphoto

但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检查内容如何,哪怕只有65次,这个检查的频密程度仍很反常,很难让人相信是正常的执法行为,反倒像是借执法名义找茬。

按照甘友祥最早向记者说的,他企业被执法检查的次数超出想象,仅仅是表象,实际上他反映的问题关键是这些检查的时机,“凑巧”在他拒绝转让码头股权之后就开始了。而且,据甘友祥说,游说他转让码头的人曾说,不转让股权,这个码头他肯定干不下去。所以,要害不仅在于执法次数,还在于执法动机——执法是不是在帮谁?

也就是说,现在的芜湖调查专班跑去查资料、核对执法检查的次数,得出有据可查的只有65次,甚至还检查出多少多少的问题,并不能证明所有检查都“合法合规和必要”。甘友祥所说的威胁是否属实,对方与甘友祥非亲非故,凭什么一张口就要控股权,这些是公众更感兴趣的内容。

哪怕是65次的执法检查,外加其他部门近40次的指导、走访工作,这意味着,刨除周末,企业两天就得接待一次,这不就是明显的折腾企业吗?从效果上来说,甘友祥疲于应付检查和接待政府部门,就没心思搞生产,码头搞不下去,这不正是那个强要股权的当地老板所扬言的吗?

图文无关,来源:icphoto

还有,据甘友祥透露,对其码头执法检查最积极的部门是市交通局执法支队三大队,企业说有100多次,检查记录每周都出现在企业的管理台账中。记者采访三大队,对方说是“执法一视同仁”,请他们提供检查其他企业的证据,后者也拒绝提供。

要说这些所谓执法检查不是假公济私,不是被老板当枪使,是真的一视同仁,那起码得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专班是在“芜湖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发布会”上回应这件事的,好像显得很重视这件事,很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尽管现有的调查尚未结束,可从目前显示的口径看,调查还没有回应这是不是折腾企业,以及背后的深层动机。人们担心,这里面不仅有胡乱执法的问题,甚至有包庇黑恶势力的嫌疑。

在芜湖提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当口,出现了甘友祥码头疑被过度执法的问题,企业营商遇到了官方所说的“难点痛点”,这就实实在在地考验着芜湖的诚意。能不能真正地清除营商环境的“堵点卡点”,不需要讲很多漂亮话,令人信服的做法就是把甘友祥遇到的营商障碍调查清楚、查个水落石出,不然讲多少好听话都没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